@清心@3月前
【20首夜半钟声绝美诗词】 钟声不似人间凡响,却敲不醒装睡的人!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广东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0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明月已从西边落下,寒霜满天,远处不时传来乌鸦的啼叫声; 在朦胧夜色中,独坐船头,对着江边的枫树,江面渔火点点,映出心中的孤寂,忧愁令他彻夜难眠。 夜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缓缓传来钟声,穿透夜幕,一声接一声直抵客船。 或许因科举失意而漂泊,夜泊枫桥的孤舟成了暂避世事的栖身之所。 那钟鸣不似人间凡响,荡涤着尘心的烦忧,让他感到宁静。 人生的漂泊,起伏不定,唯有夜半的钟声,能唤醒一颗疲惫的心。 【02】 宋都为客喜还惊,无数霜天归鴈横。 夜半钟声何太哑,由来石霣五无声。 ——宋·晁说之《夜闻钟惜其不响》 身在宋都作客,既喜重归故地,又惊于时光的流逝; 无数秋雁横越霜天,正南归飞回故乡。 夜半时分,期待中的钟声为何如此沙哑低沉,如陨石的坠落? 原来石霣坠落后,五音绝于残墟,了无声息。 这喑哑的钟恰似破碎山河,纵有万钧之力,也撞不醒装睡的王朝。 【03】 齿本生来不著唇,呶呶众口剧鹅群。 鼻雷自炒元城耳,夜半钟声那得闻。 ——明 · 陈献章《感事》 牙齿本来就长在嘴唇里面,不能露出来; 世人的喧哗如鹅群般嘈杂。 鼻鼾如雷,早已塞耳自封,夜半的钟声,又怎么可能听得见呢? 对尘俗纷扰的厌恶,自我麻痹隔绝,讽刺之意尽在无声处。 【04】 烟冷隋宫草木秋,屏山分翠接江流。 片云不隔长芦寺,夜半钟声敲客愁。 ——宋 ·吴龙翰《泊真州方山下》 真州的江边,泊舟方山下; 寒烟浓雾笼罩着荒凉的隋宫故址,烟尘早已冷去,草木萧瑟也呈现出秋色; 宛如屏风一样的山峦,分出的青翠山色,连接着远去的江流。 天空那片薄云,遮挡不住远处的长芦寺; 夜半,寺里的钟声悠悠响起,一声声,清晰地传来,敲击着泊船客子心头的愁绪。 钟声清越,抚平了心中的波澜; 明白人生的愁绪如夜雾,终会消散。 【05】 干戈扰扰隔东篱,人世兴亡总不知。 夜半钟声惊梦觉,此身不负白云期。 ——清 · 魏裔介《惬园十景诗 ·其二 ·岳庙远钟》 纷乱的战火(干戈),扰攘隔绝在遥远的东篱之外; 人世间的兴盛衰亡,早已无心过问,不愿深究。 夜半,岳庙的钟声破空而至,惊散梦中浮名; 此身犹在,未曾辜负归隐白云山林的夙愿。
00:00 / 16: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雪球屋5月前
这本国风科普果然美的不似凡物!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 🍭适读年龄:4岁+ 莲,自古就有很多名人圣贤为之赋诗。 周敦颐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喻君子洁身自好、不随世俗,杨万里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我们展现荷花盛开的壮美。你是否也想体验一下“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个“莲”字抛出,我想大家脑海中的场景都会不尽相同。这本浪花朵朵出品的《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中附赠的一张美图,便是将脑海中的景象与意境表现的恰到好处。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国风科普书。它不仅为我们展现出了国风的魅力,更是带孩子们一起了解这个被诗人们喜爱的植物。书中以时间为线,从秋天一颗莲子落入水中开始,带我们走过莲生长的每一个脚步。我们跟着莲一起看到它春天长出幼叶,看着它从硬壳中抽出藕鞭,看到莲叶一片高过一片后终于冲出水面,也看到莲花开合,看到花瓣脱落… 书的内容就如书名一样,将莲子的整个生命旅程描绘下来,似乎很朴实,却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循回。 书中不仅有优美的国风插画,也有非常严谨的植物科普。无论是用词还是图示都是十分讲究,让孩子在美学中学生物,在莲中看生命。 这本书,可以给低年龄的小朋友美育的熏陶,给大一点孩子植物科普,给更成熟的朋友们带来的就需要大家自己体会了。 #一颗莲子的生命旅程 #植物科普 #国风绘本 #浪花朵朵 #莲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