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26: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
00:00 / 1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3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35: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激荡三十年 《激荡三十年》:愿时代继续激荡,愿我们始终相信 翻开这本《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一种久违的激情、慷慨席卷了我,一种属于那个朝气蓬勃的年代的浪漫气质扑面而来:作为财经作家,吴晓波将中国企业波澜壮阔的三十年和其代表人物紧紧交织在一起呈现。 诚然,这种写法更像一部大时代的编年史,未可说其见之于精深高超或是掷地有声的观点,更像是充满激情的群像。或许是作者的写作方式,也或许是一种巧妙的春秋笔法,吴晓波先生用了大量的细节、引用,而巧妙地跳过了对其背景、成因的剖析,因此形成了一种以点见面的风格。 于是,这本书和时代也形成了一种精彩的互文,正如第四部中对1998年这一企业改革的分水岭所写的那样,“……后者的改革,效果显著但政策界定始终混沌不清”。 1978-1983:没有规则的骚动(招商蛇口,私营经济,探索合资,利改税) 1984-1992:被释放的精灵(小平南巡,放开试验,产权意识的觉醒) 1993-1997:民族品牌进行曲(分税制,国企上市,抓大放小,互联网元年) 1998-2002:在暴风雨中转折(催热地产,产权重组与清晰化,WTO入市) 2003-2008:大国梦想成真(国资委成立,股权分置改革,互联网觉醒,楼市火热) 务实是一种宝贵的底色 回首企业改革三十年,作者恳切地写下: “在这场精彩而多变的历史进程中,根本察觉不到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客观规律’”,只有“全体国民及政府的求富渴望、对贫穷现状的坚决告别和对现代化的强烈追求,成为所有人从未动摇过的价值追求”。 在转型发展的时刻,让子弹飞一会儿是一种独特的智慧:姓“社”和姓“资”的讨论自1978以来就喧嚣尘上,1981年面对“傻子瓜子”是否属于剥削和资本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批示了“不要动,先放一放,看一看”;此后对于特区的争论仍不绝于耳,但“先放一放”的处理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精神,让我们等到了1992年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的时刻,正式宣布“试验田”取得了成功。#好书推荐 #吴晓波 #中国现代史 #商业思维#激荡三十年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3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4
00:00 / 1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5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