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东6天前
艾伦·图灵被称作“能跟牛顿、法拉第、爱因斯坦平起平坐的人”“一个最复杂也最迷人的科学大师”。二战时期,图灵曾经作为谍报专家主持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破译机器,使得盟军每天可以破解德军3000条密码。有二战史学家分析,图灵的这一成就至少让二战提前结束了两年,“一个人不亚于一个集团军”。 然而,深受基督教伦理影响的英国法庭也间接地提前结束了图灵的生命,他死于41岁,死于同性恋之祸,死于法庭判决带给他的屈辱,死于一个含有氰化钾剧毒的苹果!一只鲜艳性感的苹果! 又是苹果惹的祸! 图灵之死,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悖逆了建立在基督教伦理之上的保守的英国法律,他的死因留给人类许多悬念,至今众说纷纭。 图灵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二战结束后,他的天纵之才得到了充分施展,他发明的全新的机械化计算的理念演进成了后来的计算机,在数学、逻辑学和哲学等多个领域,他都有卓越的成就。他曾经宣称,有一天机器能强大到像人一样思考。 然而,他却以最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英勇、悲剧的一生”。图灵身上集合了自由主义对宗教伦理的反抗,以及科学主义对上帝主宰世界的反抗。 图灵不像牛顿时代的自然哲学家们,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印证上帝,却最终让上帝陷入“不能自洽”的逻辑困境; 他也不像达尔文时代的科学家们,虽然信奉上帝,但也尊崇自然,并最终以对自然脉理的科学解析,走上了否定上帝的道路; 他也不像爱因斯坦时代的科学家们,宗教的归宗教,科学的归科学,从而使得科学从此不再为上帝学说所笼罩、所左右,科学研究从“上帝之仆”的角色变成了“科学的命运,数学说了算”,科学家说了算; 他也不像孟德尔这样的遗传学家,伪装成“上帝的仆人”以摆脱物质的困顿,却从不相信上帝,且在“上帝的后花园”不自觉地从事着颠覆上帝的科学探索。 艾伦·图灵压根儿既不相信上帝,也不遮掩自己的无神论信仰,数学就是他的上帝和毕生信仰。他是一个“哈姆雷特般的男人”,活在自己的信仰中:机器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并打败上帝。 只不过,图灵早出生了至少50年,他成了“科学宗教”“智能宗教”的先驱者和牺牲者。 #剪辑 #读书 #科学 #上帝悖论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9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00:00 / 06: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4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7: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33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