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61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97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空相1天前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一句圣号,一盏心灯 “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七个字,如清泉流过山石,在无数人的心田里低回浅唱。然而,你可曾静思,这耳熟能详的圣号,究竟蕴含着何等深意? “南无”非是寻常称呼,而是以全部身心投向信仰的至诚皈依,如同迷途的孩子终于寻得归家之路,带着满心依赖与托付。 “观世音”三字,便是菩萨无边愿力的核心。“观”是聆听与洞察,“世音”即世间一切众生的苦痛呼号。菩萨以其无碍智慧,遍闻十方世界每一缕微弱悲声,寻声救苦,如明月普照,不分亲疏远近。 “菩萨”,意为“觉有情”——既自觉圆满,更以无尽悲心,觉悟并救度一切沉浮于忧患中的众生。 合而观之,“南无观世音菩萨”便是:我以全身心归命于那位聆听世间悲苦、寻声救苦的大悲圣者! 与慈悲相遇 从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开始 观世音菩萨并非遥不可及的神灵形象。她化现千般身姿,只为贴近众生的心。白衣飘飘,手持净瓶杨柳,洒下清凉甘露抚慰世间病痛;自在端坐于海畔山岩,凝视众生浮沉,随时准备伸手施援;怀抱婴童,慈颜含笑,赐予渴求家庭温暖者以希望;更有千手千眼,喻示其悲愿宏深,智慧无碍,无时无刻不在回应着大千世界的每一处苦难祈求。菩萨以众生心为心,恒常守护,无有疲厌。 声声呼唤“南无观世音菩萨” 慈母般的守护在身边 念诵这七字洪名,其功德利益深远而真切: 1.安心止惧,如入慈母怀抱:当孤独、惶惑、忧愁如暗夜笼罩,诚心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宛如在茫茫大海中望见灯塔的光明。圣号如同慈母低语,能安抚惊惶心灵,带来难以言喻的宁静与依靠,使勇气自心底升起。《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此即真实写照。 2.念念向善,心莲自然开放:声声圣号,如清泉洗涤心尘。口念菩萨慈悲之名,心自然思慕菩萨大悲之行。持念日久,能潜移默化地收敛暴躁,平息怨怼,生起柔和与利他之心,令善念如莲花般在心田次第开放。 3.诸缘渐顺,善境悄然萌生:常持圣号,心渐趋平和良善,待人接物自生和气与智慧。古德云:“福人居福地,心善感善缘。” 这份由内而外的转变,如同春风化雨,往往能感召生活中更多顺遂与善缘汇聚。 4.长养慧根,自性光明渐显:观世音菩萨亦是般若智慧的象征。至诚持念其圣号,犹如以虔敬之心擦拭蒙尘宝镜,能助我们扫除内心愚暗,显发本具的清明觉性,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南无阿弥陀佛 这六个字,轻轻地念出来,便像一滴清凉的甘露,滴落在心湖之上,那圈圈漾开的涟漪,是宁静,是归乡的呼唤。 世间的声音太嘈杂了。车马的喧嚣,人言的鼎沸,内心永不停歇的算计与忧惧,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们紧紧缠绕。我们在这网中挣扎,感到疲惫不堪,却常常忘了,有一条丝线,一直垂在手边,温和而坚定。那便是这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孩子的投奔,是游子的归乡。它不只是口中的礼拜,更是全身心的托付。当我们说出这两个字,便像是在无边的大海中,抓住了一块坚固的木板;在漫漫长夜里,望见了一盏不灭的灯塔。我们将自己脆弱而彷徨的生命,交付给一个无限光明与慈悲的存在。这是一种全然的信赖,一种放下自我武装后的轻松。 “阿弥陀佛”,那是无量光,也是无量寿。光是空间的无远弗届,扫除我们心中一切的幽暗与无明;寿是时间的无穷无尽,慰藉我们对于生死与短暂的恐惧。这声佛号,便是一束光,刹那间照破千年暗。心中的愤懑、委屈、贪婪与妒忌,在这清净的佛光中,渐渐消融、软化,如同坚冰遇见暖阳。 我喜欢在清晨醒来时,于心中默念。那一刻,万籁俱寂,心也最为澄澈。这声佛号,为崭新的一天铺上了一层温润的底色。我也喜欢在黄昏独坐时,静静地持诵。看夕阳西下,尘嚣渐远,这声佛号,便如慈母等待游子归家般的目光,温暖而安详。 更多的时候,是在纷乱的尘事中,猛然提起。或许是与人争执,怒火中烧的刹那;或许是遭遇困境,焦虑不安的时刻。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猛地抓住岸边垂下的藤蔓,这声“南无阿弥陀佛”便是那救命的藤蔓。它让我从情绪的漩涡中抬起头,喘一口气,重新忆起生命的方向。它不一定会立刻改变外境,但它能瞬间转变我的心境。 这声声佛号,串起来,便是通往极乐净土的路;散开来,便是净化心灵的甘露。它不复杂,不需高深的学问,只需一颗愿意归去的心。所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我们这颗妄念纷飞的心,便是那浊水,而这句万德洪名,便是那能澄清一切的清水珠。 所以,无论在何时,在何地——或行,或住,或坐,或卧;或在清净佛堂,或在滚滚红尘——都且念一声: 南无阿弥陀佛。 让这简单的音声,成为生命的背景乐,成为灵魂的故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那回响,便是来自西方净土的慈悲应和,便是我们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在轻声回应。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7: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8: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