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5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荀巨伯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原文为:“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将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其故事情节为: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友人,正赶上胡人攻打郡城。友人觉得自己性命难保,让荀巨伯赶紧离开,荀巨伯却坚决不肯,他说自己远道而来,不能为了求生而背弃道义。等胡人进城后,看到只有荀巨伯一人留在城中,便问他为何不逃。荀巨伯表示友人有病,自己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自己的性命来代替友人的性命。胡人听后十分感动,认为自己是无义之人,不该侵入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离开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这个故事对现代有以下启发: - 珍视纯粹的人际关系:当代社会物质丰富,但人际关系常被功利化。荀巨伯的故事提醒人们,真诚与信任是人际关系的根基,应珍视朋友间的情谊,不被利益左右。 - 培养道德勇气与责任感:荀巨伯在危机时刻展现出的勇气与责任感,启示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坚守道义,勇于担当,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 - 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世说新语》中蕴含的重情重义、舍生取义等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仍具指导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余知善守者失察,善攻者不久。攻守者,一体而二形,欲得其利,必假名以示其正也,何以故? 名者,自命也,自名者,言众以知其隙也;假名者,惑众以得其利也,故假名者,以名而掩其实。君子之名,盛而又盛,天下人皆亲之,余避之;小人之名,弃而又弃,天下人皆恶之,冠余身,余笑而纳之。君子小人,一体而二形,惑世愚民之言也。 贵其名附其利,盗贼生,假名巧利,名存而实亡焉。贵其行贱其名,民智开,欺世之伪不久焉。 然世间生灵,未言他人行之过,先冠其恶名以彰焉;欲立一己之论,必先假名谤他物之谬也,污行浊迹,皆假清名正义以行焉。众人非莫知名实不符焉,然勤而用之,得其利者乐推而不厌,以守其利焉,攻其利者承蒙而不言,以分其利焉。 道德丧,则名盛。名之盛,虚妄盛,民不知何以为信,是贵其实,是贵其行,弃名而不用。 道隐无名,万物莫不从焉,天下王侯,莫不假名以示其正焉,何为正焉?一曰清;二曰静。善守者失察,善攻者不久。圣人弃名而无以为利,天下自得清静,天下自正。 是故,心有偏私,言必有其妄也,言他人之过,唯不冠他人以恶名,以得和美。一体二形,执名论理,理必有其执也,重其实而弃其名,以得其知。贵己之言行,贱他人之冠名,实心做事,不为其扰,德行自彰也。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7: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6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1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