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0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11月1日下午,会龙山巅的松柏凝翠,曾士峨、何凤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一场特殊的志愿服务活动正悄然展开。益阳市东方红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牵头,联合市红十字东方红志愿服务队、城市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与大学生们,在军训教官的主持下,以最质朴的方式,向英烈致以深切敬意。 队列整齐的队伍前,军训教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请全体肃立,默哀一分钟。”随着指令落下,在场的红马甲与蓝校服齐齐垂首,山间的风仿佛也停下了脚步,唯有松柏的低语,陪伴着众人缅怀曾士峨烈士驰骋沙场的壮烈、何凤山博士挽救生命的大义。默哀毕,志愿者与大学生们依次上前,将手中的黄菊轻轻放在纪念碑前,花瓣上的水珠折射着阳光,像未干的泪滴,诉说着“不忘来路”的赤诚。 随后,队伍走进和平签证馆。泛黄的照片里,何凤山博士在二战期间冒着风险为犹太人签发签证的身影,与展柜中“生命签证”的复制品交相辉映。东方红志愿者协会的老党员指着一张张史料,向大学生们讲述那段“以一人之力,护千人生机”的历史;入党积极分子们边听边记,笔记本上写满“担当”“勇气”等字眼;大学生们则对着展陈的书信轻声诵读,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在年轻的心中埋下种子。 活动尾声,城市学院的学生小李握着志愿者递来的《英烈事迹手册》,轻声说:“以前在课本里读历史,今天站在这里才懂,英雄从不是遥远的名字,而是我们该追随的光。”夕阳为基地的红墙镀上金边,红马甲与蓝校服的身影交织成画——这场跨越年龄与身份的志愿服务,不仅是一次对英烈的缅怀,更是一场红色基因的接力,让“爱国”与“奉献”,在青春与坚守的碰撞中,绽放出更炽热的光芒。#上热门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