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1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等。以下是相关介绍: -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被后世誉为“法家始祖”。他著有《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为魏国的富强和后世法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商鞅: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改革家。他通过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等,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建立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申不害:战国时期韩国的思想家。他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术”,主张君主通过驾驭群臣、掌握权术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使君主能够有效地控制国家政权。 - 韩非: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综合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提出了以法治为核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体系,强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基础。 法家代表 - 先秦时期:商鞅(重法)、韩非子(集大成者,主张法、术、势结合)、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 - 后世影响:李斯(秦代践行者)等。 法家与儒家的核心区别 对比维度 法家 儒家 核心思想 以法治国,强调规则与刑罚 以礼治国,重视伦理与道德 人性论 人性本恶,需法律约束 人性本善或可塑,靠教化引导 治国手段 严刑峻法,赏罚分明 德主刑辅,提倡仁政 社会秩序 依赖明确的法律条文 依赖等级礼制与社会伦理 历史影响 - 法家:为秦统一提供理论基础,强调效率与集权,但秦因苛法速亡。 - 儒家:汉以后成主流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侧重社会和谐与道德建设。 注:后世王朝多“外儒内法”,二者互补影响中国政治文化。
00:00 / 1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7: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2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2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7
00:00 / 2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7: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7: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