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里的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写作应用 《中国民间故事》在小升初考试中可能涉及的详细考点分类,涵盖 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写作应用三大板块,给大家总结如下: 一、文学常识类考点 1. 作品与作者 《中国民间故事》是 集体创作 ,非个人作品,属于 口头文学整理而成。 民间故事与 神话、寓言的区别: - 神话(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解释自然现象,神为主角。 - 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孟姜女》:反映人民生活,多爱情、抗争主题。 - 寓言(如《守株待兔》):短小,有明确讽刺寓意。 2. 经典篇目与分类 四大民间传说(必考): 《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其他高频故事: 《田螺姑娘》《狼外婆》《阿凡提的故事》《鲁班造锯》《精卫填海》 3. 文化符号与象征 - 动物象征:喜鹊(吉祥)、乌鸦(厄运)、狐狸(狡猾)。 - 物品象征:绣花鞋(爱情信物)、桃木剑(驱邪)、铜钱(财富)。 二、阅读理解类考点 1. 情节概括与复述 -题型示例 : 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牛郎织女》的主要情节。 (答案需包含:哥嫂虐待牛郎→老牛相助→结识织女→王母阻挠→鹊桥相会) - 关键点 :抓住 起因、经过、高潮、结局 2. 人物形象分析 - 常见提问方式: 如: “《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 答题模板: 首先答性格特点(善良、勇敢) + 文中依据(如“为救许仙盗仙草”) + 象征意义(反抗封建礼教)。 3. 主题与寓意 - 高频主题总结 : 故事 | 核心寓意 如: 《愚公移山》| 坚持不懈,人定胜天 《九色鹿》| 诚信与忘恩负义的代价 《狼外婆》| 警惕陌生人,智慧胜于蛮力 4. 语言特色赏析 修辞手法: - 夸张(孟姜女哭倒长城) - 反复(《三根金头发》中三次求助情节) - 对比(《金斧头银斧头》中诚实与贪婪的结果对比) 三、写作应用类考点 1. 素材迁移运用 适用作文主题 : - 亲情:引用《卧冰求鲤》(王祥孝母) - 环保 :引用《精卫填海》(坚持保护自然) - 智慧 :引用《曹冲称象》《阿凡提》 -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中国民间故事 #四升五 #小升初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1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