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8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3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9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新手团支书成长手记:从“手忙脚乱”到“从容高效”的几个关键 一、“宣传前置”:让活动影响力“跑在前面” 以前总觉得“活动搞完再宣传就行”,直到第一次团日活动后拖了三天才发推文,阅读量惨淡才明白:宣传必须提前布局。 现在我会在活动启动前就拟好推文稿的“核心框架”:先把活动主题、意义、流程逻辑写清楚,甚至提前和学校公众号负责老师约好发稿时间。活动中安排同学专门拍摄素材(比如小游戏的欢乐瞬间、同学们分享时的专注表情),活动一结束,只需把现场亮点、同学反馈填进提前写好的框架里,就能立刻发给公众号排版推送——趁大家对活动的记忆还热乎时,让宣传效果最大化。 二、“趣味+互动”:让团日活动不再“枯燥说教” 团支书不是“单向宣讲员”,而是“活动氛围营造者”。为了让团日活动更有吸引力,我试过这些方法: • 嵌入趣味环节:在主题分享间隙加入“你画我猜”“三词造句”等小游戏,准备些小奖品(比如文具盲盒、奶茶券),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三、“分工协作”:团支书不是“孤军奋战” 刚上任时,我总想着“自己把事扛下来才叫负责”,结果熬夜做PPT、整理材料,最后活动效果却平平。后来才懂,班委分工是效率的“加速器”: • 提前和班长、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开小会,明确分工:班长协助协调班级时间,宣传委员负责素材收集和推文对接,组织委员帮忙准备活动道具; • 甚至可以拉上几个热心同学组成“活动筹备小组”,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不仅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让活动更有“集体温度”。 四、“政策前置”:让活动“踩准节奏”更有价值 团日活动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贴合学校政策导向。我开始主动去了解: • 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把团日活动和“二课学分”申报结合,了解学院的团建政策、评优要求,让活动设计更符合官方倡导的方向,比如把“红色教育主题”和学校“思政实践活动”要求挂钩。#知识分享 #团日活动 #团支书 #团支书必备技能 #大学生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