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第337集】#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古风诗词 #宋词 #古风情感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北宋词人柳永因仕途失意,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与恋人在深秋时节的依依惜别。 当时柳永虽有才华,却因词风偏向市井言情,不被主流文坛认可,屡试不第,只能离开汴京漫游。他在一个蝉声凄切、骤雨刚停的傍晚,于城外长亭与恋人分别,满心的失意与离别的伤感交织,便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创作背景中的“仕途失意”与“深秋离别”两大核心,直接渗透到词句中,让情感既有个人境遇的悲凉,又有离别本身的伤感,层次更厚重。 1. “仕途失意”让离别多了“前途迷茫”的底色:柳永离开汴京并非自愿,而是科举不顺后的无奈之举。这种失意让“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不止是恋人分离的不舍,更藏着他对未来的不确定——不知前路在何方,连与恋人重逢都成奢望,所以词中“竟无语凝噎”,是说不出安慰,也道不明归期的双重无力。 2. “深秋离别”的场景,成了情绪的“放大镜”:背景里“深秋”的萧瑟,被转化为词中的“寒蝉”“骤雨”“晓风残月”。寒蝉本就叫声凄厉,叠加深秋的清冷,把离别后的孤独放大;而设想中“杨柳岸”的晓风与残月,更是将深秋的寒意与内心的凄凉绑定,让“仕途失意”的愁和“恋人分离”的苦,全融在这秋景里,读来更觉悲切。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创作人计划 #学古诗 #每日分享 当诗人老去,唯有春风如旧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镜头缓缓推进,也许是一双略显沧桑的手,抚过老屋木门上的斑驳痕迹。画外音,是这首带着千年前叹息的诗句。 第一句,“离别家乡岁月多”。像不像我们?为了学业,为了梦想,背起行囊,奔赴一个个陌生的城市。故乡,被缩略成手机地图上的一个坐标,和电话那头父母“一切都好”的叮咛。岁月,就在这一次次转身中,悄然叠加。 第二句,“近来人事半消磨”。这是最不敢细想的一句。直到我们归家,才发现记忆里挺拔的父亲,身形已有些佝偻;巷口那棵爬过的大树,不知何时被移走;儿时的伙伴,相逢时话题也多了些小心翼翼的寒暄。熟悉的面容模糊了,熟悉的故事也蒙上了尘。人事,仿佛一半都已消磨在时光里,只剩下一种无声的怅惘。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给了我们最温柔的抚慰。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是的,世界在高速运转,人事在剧烈变迁。但总有些什么,是岁月带不走的。 它可能是老家门前那面池塘,初夏时依旧有蜻蜓点水;可能是村口那棵老槐树,四月依旧花香如云;也可能是巷子里传来的那声旧时叫卖,瞬间将你拉回童年。 春风,还是千百年前的那阵春风;水波,也依旧是记忆里的那片粼光。 它们不说话,却忠实地为你守护着关于“根”的全部印记。在你被浮世烦扰,感到迷失时,告诉你:还有一个地方,永远以旧时的模样,等你回来。 所以,找个时间,回故乡看看吧。 不必衣锦,只管还乡。去走一走那条上学的小路,去看一看那片不变的风景。在飞速流逝的时间洪流中,紧紧握住这份永恒的温柔。 因为,能熨平我们内心褶皱的,不止有远方的诗意,更有故乡那阵不改旧时波的风。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