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15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5: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周洋洋1天前
蒋翊武(1884年12月21日-1913年9月9日),汉族,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初名保勷,字伯夔。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武昌首义的主要组织、领导者。1903年,他进入澧州高等小学堂(今澧县第一中学),第二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设在常德的湖南西路师范学堂。这时,革命思潮已在湘西北流行,蒋翊武阅读了清政府查禁的《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黄帝魂》等书,接受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思想。有一次,一个清朝官员来学校训话,告诫学生不可学洪、杨(洪秀全、杨秀清),而要学曾左(曾国藩、左宗棠)。血气方刚的蒋翊武当众站起反驳说:“洪杨,民族功臣;曾左,民族罪人!岂有攘斥功臣而效法罪人的?”他的话,使清朝官员张口结舌,却赢得了同学的敬重。1904年秋,华兴会联合武昌的科学补习所准备发动起义,蒋翊武协助宋教仁集结革命力量,谋响应长沙起义。但起义事机不密,清政府大肆搜捕革命人士,蒋翊武被开除学籍,只好避回老家。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与湖北另一个革命团体共进会的领导骨干在武昌胭脂巷举行联席会议。会上推举共进会领导人刘公任军政府总理,蒋翊武任革命军临时总指挥(有说是临时总司令),共进会另一领导人孙武任参谋长,起义准备工作由这两个团体组成的指挥机关抓紧进行。10月9日,汉口机关部失事,党人名册、印信被查抄,起义计划暴露,形势十分危急。是日,蒋翊武恰好赶回武昌,毅然决定当晚起义。此时军警四出搜捕党人,起义总指挥部被破获,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蒋翊武乘间逃逸,潜匿新沟(今监利)以待。10日,武昌起义,全城光复。12日,蒋翊武赶回武昌,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兼联络使,奔走于武昌、汉口之间。提议扩充军队,组建两支义勇军,保卫汉口、汉阳。后补任为湖北军政府军务部副部长。11月27日,汉阳失守,黄兴离汉,蒋翊武被推为战时总司令部监军,后接任护理总司令,负责指挥。1911年12月6日,因清政府与革命军停战,蒋辞去总司令,仍以招抚使名义驻汉口。1913年,8月29日,南行至广西全州所属兴安县唐家冲,为驻军统领秦步衢的部下所捕,由全州押解至桂林。秦电告广西都督陆荣廷,陆致电袁世凯和黎元洪促袁速杀蒋以绝后患。9月1日,翊武被押至桂林。在狱中,翊武历数袁世凯罪恶,并作遗书数千言,先传至黄贞元,再传至其夫人。9月9日4时,蒋翊武英勇就义时年仅28岁。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
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一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生于1866年,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赴檀香山跟随兄长生活,接触西方思想。1892年,他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以行医为业,同时暗中联络反清志士,萌发革命思想。1894年,他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首次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正式拉开民主革命的序幕。 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此后,他领导同盟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虽屡遭失败,但为辛亥革命积累了力量。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迅速瓦解。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后为实现共和统一,他主动让位于袁世凯,却因袁世凯复辟帝制,再次发起“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继续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 晚年,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他因肝癌在北京逝世,临终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8: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9
00:00 / 1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78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