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隐于闹市的400年官宅:西安回民街高家大院 人声鼎沸的回民街上,烤串青烟与叫卖声交织成一片市井喧腾。就在这浓烈的烟火气中,一扇悬挂四盏红灯笼的朱漆大门静默伫立,门楣上“榜眼及第”的金匾在日光下幽然生辉——这里便是高家大院,一座隐于闹市的明代官宅,用四百年光阴讲述着长安城里的仕宦传奇。 高家大院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占地仅4.2亩却布局精妙,86间房屋沿三院四进轴线次第铺展。从门房、厢房到私塾、戏楼,一砖一瓦皆暗藏礼制玄机:正房比厢房高15公分,体现“以北为尊”的儒家伦理;二道门三开设计配麒麟蝙蝠雕花门墩,文官至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过厅木刻牡丹宝剑,上房浮绘梅兰竹菊,连屋檐瓦当的虎头纹都流淌着关中建筑的美学密码。这些砖雕木刻历经沧桑,至今仍吸引着建筑学子们伏案临摹。 这座宅邸的荣耀巅峰在清同治十年(1871年)。高氏族人高岳崧高中榜眼,慈禧太后亲赐金匾并拨银修宅,成就“七世为官”的关中仕宦神话。从明末至清末,高家绵延七代官身,祠堂里供奉的画像从二品通奉大夫到七品翰林编修,见证了一个家族的文脉传承。更富戏剧性的是,民国时期这里还曾居住抗日名将张灵甫(fǔ)之妻高艳玉,宅院中依稀残留着一段乱世情缘。 穿越烽火年代,高家大院一度沦为破败大杂院,直至1999年迎转机。中挪两国联合启动修复,梁枋重绘彩画、朽木更换榫卯,让这座“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奖”得主重焕新生。如今游人在此不仅能触摸明柱檐廊,更可体验鲜活的关中非遗:华阴老腔在“大风唐”戏楼吼出黄土摇滚的磅礴,皮影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借驴皮镂刻的光影讲述西游奇幻。看老腔,赏皮影戏,深度游览,为您带来一场时空穿越的旅行。 可惜回民街摩肩接踵的游客中,多数人举着羊肉泡馍穿门而过,未曾瞥(piē)见门内乾坤。当美食成为绝对主角,这座承载建筑史、科举制、家族史诗的文化地标,在喧嚣中独自静默。有学者叹息:“旅游的深意本是与未知文明的邂逅,而今只剩舌尖的狂欢。” 暮色中的高家大院渐次亮起灯笼,皮影戏的锣鼓声漫过青砖照壁。当最后一缕天光掠过“榜眼及第”的金匾,四百年的功名尘土、柴米油盐,终凝成古城脊梁上一片不熄的星辰。#回民街高家大院 #西安市莲湖区 #古建筑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