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孝顺家风#我的父亲#人生感悟 父亲是天 深秋的风刮着枯叶,沙沙作响。看着满地枯黄,我总会想起年过八旬的父亲。他之前得过直肠癌,治好了也落下不少毛病,现在视力差,腿脚也不利索,生活没法自己打理。我心里清楚,他这身体,已是在慢慢走向晚年,我要在他有生之年书写他的故事。 但在我和家里人心里,父亲始终是顶梁柱一样的存在。 小时候,父亲管我们很严。“早起三光”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不管冬天多冷,七点前必须起床,要么去打猪草,要么去放牛,不许偷懒。他早为我们几个孩子盘算好了出路:教我打算盘,想让我接着他的营生做,又催着我学武术强身。没想到后来我走了另一条路,八四年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少有的“文化人”,没按他的规划来。 上高中那会,父亲挑着一袋大米,走了三十公里路到罗店高中给我送粮。那担子沉甸甸的,装的是粮食,更是他对我的指望。后来送我去江汉石油学院报到,他扛着我的行李,晚上就在宿舍的单人床上跟我挤了一夜。昏暗的灯光下,我能看出他脸上藏不住的骄傲——那会儿的大学生稀罕,能跳出农门,是百里挑一的光荣事。 大学毕业之后的八年,我和父亲见面不多。平时很少写信,打电话也没什么话说,父子俩的牵挂和惦记,都藏在没说出口的沉默里。 再后来,我去了广东工作,成了家,有了孩子,条件慢慢好起来,就把父亲接到了城里。我带着他去了北京、广州、上海,这些他年轻时没去过的大城市,让他见见世面。看着他抱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觉得之前再辛苦的奔波都值了。 父亲没读过多少书,却有自己的朴素道理。他常说“只有瓜连籽,焉有籽连瓜?”,这话里的人情世故,我后来慢慢才体会明白。他是家里的主心骨,每年春节全家团圆,让他说几句话,就算年纪大了,也说得条理清楚、有精气神,几句话就能让一家人的心靠得更近。 现在我也成了父亲,接过了他肩上的担子。看着自己的孩子,我总会忍不住想:我能不能像父亲那样,成为孩子的天? 时代不一样了,老规矩和新想法常常碰到一起,父子间那种少言寡语的相处方式,是不是也悄悄变了?那些说不出口的疼爱,能不能换成像朋友一样的坦诚交流?这些事,还得慢慢琢磨。 现在的父亲,越来越依赖我。我每天帮他打理吃喝起居,跟他讲讲外面的新鲜事,他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偶尔点点头。他的背早就不直了,眼睛也看不清楚,但每次我握着他干枯瘦弱的手,还是能感觉到踏实的支撑。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8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