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5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
#读书 老子#道德经 帛书 德经 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释义:最大的成就好像有所欠缺,因此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大的盈满好像仍是空虚,因此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大的伸展好像是在屈伏,最大的灵巧好像仍显笨拙,最大的盈余好像还有不足。 躁动可以去除寒凉,而清静可以制服燥热,所以清静才是天下得到治理的根本。 本章仍旧强调“无”的作用,无,代表着无限的可能,代表着生命,代表着不会有尽头。最后提出用“无”的状态治理天下,也就是清静无为。比如“缺”“盅”都是无的表现,如果不缺,也就意味着满了,没有更新的空间了,所以大成若缺。如果空间全部被填满,便不能再容纳新的东西进来,它的作用也就穷尽了。所以,大盈若盅。最大的成就,一定是看上去有所欠缺的,如果等到进无可进时才想着要退,就为时已晚了。器物不被废置,是因为它仍有可使用的空间,功臣不被谋害,是因为他并未据功不放。……所以大的成就一定不能盈满,这样它的作用才不会受阻。而大的盈满一定是仍有空间,这样它的作用才不会穷尽,“无”是“有”的根本,“有”必定依托于“无”而存在,因此任何时候都要给“无”留出位置,否则必定会被摧毁。就像我们常说,当你想测试玻璃硬度的时候,它就已经碎了,想要一点不浪费的刚好达到极限,结果就只能是毁灭。 所以,最大的直,不是直无可直,而是看上去仍然可以更直一些。即“若屈”。最大的巧,不是巧无可巧,而是好像仍可以提高,即“若拙”。最大的盈余,不是赚尽最后一个铜板,而是好像还有获利的空间,并未得到完全的满足。“无”在物质世界的呈现,是静。就像我们“无心”的状态是安静的。“无”,能生“有”,而“静”能生“燥”;“无”消解“有”,而能治“有”,“静”平息“躁”而能制“躁”。既能生,又能制,就可以用来调和天下了。当天下过寒时,则生燥而胜寒,当天下过时,则制燥而胜热。因此,掌握了清静,也便可以始终让天下保持在正态。#强烈推荐 #国学文化 #国学智慧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躁能够胜寒冷,清净能够胜躁热,所以清静为天下之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白璧微瑕、月盈则亏、日中则昃等,这些也蕴含着同样的道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当一件事物快要达到圆满完美的状态时,就会走向对立面,而这个时候看起来似乎还有些缺憾,而这恰恰是最完美的状态。也就说,完美其实并非完美。当我们追名逐利,投机取巧,沉迷浮华的时候,老子告诉我们应当抱朴守拙。 本章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身处浮躁喧嚣的大都市里的人们,远离了乡村和自然,人渐渐背离了初心,变得贪婪痴迷,变得狂妄自傲。无论你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上班族、打工者,仔细读读这篇都将收获多多。我们应该谨记教导,保持守中,遵守清净无为,尽心尽力,努力做好每一天。 #国学智慧 #用心去感受 #自我修行 #人生哲学 #老子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1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8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道德经言:“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此语如同穿透迷雾的晨光,照见天地万物的生长规律,荷花定律便是对大器晚成最完美的诠释——一池荷花起初每日只开零星几朵,第1日开一朵,第2日开两朵,第3日开四朵,虽然每日都以翻倍的数量绽放,但到第29日也才开出荷塘的一半,看似进展缓慢、成效甚微,可到了第30日,便会一夜之间开满整个荷塘,绽放出震撼人心的盛放之美。世人多以为荷花在第15便开了一半,实则答案是第29天才能开出一半,而最后一天绽放的数量等同于前29天绽放数量的总和。其实前29天的沉寂,从不是徒劳的等待,而是根系在淤泥之下默默延展,养分在枝叶之间悄悄积累,为最终的绽放积蓄着全部的力量,方可迎来爆发式的疯狂增长。人生从不是一场百米冲刺,而是一段需要耐心与智慧的长期竞赛,那些让你焦虑的“落后”,实则是命运在让你积蓄更持久的力量,那些让你痛苦的“煎熬”,实则是时光在为你淬炼更坚韧的灵魂。“大器晚成”从不是对“平庸”的安慰,而是对“成长”的敬畏——敬畏时光的力量,敬畏沉淀的价值,敬畏每个生命独一无二的节奏。 人生从无“为时已晚”,只有“过早放弃”,真正的强大,不是在世俗的掌声中急功近利,而是在无人问津时自渡自勉,真正的智慧,不是在世俗的标准里随波逐流,而是在自己的节奏里自悟自成。当你放下速成的执念,便拥有了深耕的定力,当你挣脱年龄的枷锁,便获得了成长的自由,当你摆脱攀比的内耗,便凝聚了自成的力量。 终有一天,你会明白:那些静静沉淀的岁月,都成了托举你的底气,那些默默积累的时光,都化为成就你的养分。你不必羡慕他人的“早成”,因为你的“晚成”,自有更厚重的力量、更持久的光芒。 自渡者,天不负,自悟者,天必助。这便是“大器晚成”的核心奥义!#道德经 #道德经智慧 #大器晚成 #人生智慧 #传承经典
00:00 / 08: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