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沂蒙山(9)抗日战争山东根据地中心沂蒙山区,人民群众倾其所有支援前线,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沂蒙母亲王换于带领两个哺乳期的儿媳开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2名将帅后代和烈士遗骨,由于奶水都给了革命后代,自家的4个孩子却因缺乏营养,先后夭折! “那不是国家的孩子吗,咱们的孩子没了,可以再生,烈士的孩子要是没了,他们就断了根,咱得给他们保住根”,沂蒙母亲王换于生前曾动情地说。 如果说,战争让女人走开,那么,沂蒙妇女在战争面前的选择,又是怎样的刚柔。沂蒙红嫂哑女明德英乳汁救伤员,当她掀起衣襟的那一刻,女人本性的羞已经染红了共和国的黎明!沂蒙六姐妹带领32名妇女扛着自家摘下的门板,跳进冰冷的河水,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一座火线桥,通行了一个团的兵力,为战争胜利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她们中有人怀有身孕,有人处于生理期,因此,有人落下了终身残疾,也有人一辈子再也不能生育!永远的新娘李凤兰,18岁时与邻村青年王玉德订了婚,为早点过门侍奉公婆,也好让丈夫安心前线打仗,按照当地习俗,她和一只大公鸡拜堂成亲。这一拜,一个女人最朴素的憧憬和最珍贵的年月,永远定格在了30岁。在苦苦等了12年后,她得知丈夫在莱芜战役中牺牲,终身未再嫁,守候烈士一生,直到2008年80岁去世…… 战争背后的沂蒙妇女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她们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尽管她们今天都站成了岁月的雕像,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她们!我们也相信这些站着的石头是有体温的,与日月同辉,天地共暖!愿我们河湖安澜,国家强盛,世界和平! 今天,饱经乳汁浸润的红色沂蒙,处处都是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当您踏上这片“两战圣地”,脚下的养分供你热血沸腾,前行的温度暖你澎湃万里,目及的光芒点燃你信仰的力量…… #抗战胜利80周年#沂蒙红嫂#沂蒙#临沂@红嫂家乡旅游区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