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朱朱💫2月前
周南(4)·樛木 《诗经·周南·樛木》中的“君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指向,不同解读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1、后妃或长者:《毛诗序》认为“樛木”象征后妃,因其能惠及下人、无嫉妒之心,成为众妾依附的对象。也有观点认为“樛木”是上了年纪的太后、后妃,“葛藟”是宫中嫔妃、后辈媳妇儿等。 2、丈夫:这首诗常被视为祝贺新婚的诗,“樛木”象征丈夫,“葛藟”象征妻子,寓意夫妻相互依存、幸福美满。 3、周文王:有人认为这首诗讲的是周文王礼贤下士的故事,周文王因其美德与贤臣们互相成就,共生共荣。 总体而言,“君子”是强者、长者或者居高位者的象征,由于虚怀若谷、平易近人,而成为周围弱小者的依附。 我们今天选取第一种说法,樛木象征后妃。 从“后妃之德”的角度解读《南风·樛木》,是汉代《毛诗序》开启的经典阐释视角,核心是将诗歌意象与周代宫廷伦理中“后妃辅佐君王、教化天下”的德行标准相绑定,具体可从以下两点理解: 1. 以“樛木”“葛藟”喻“君妃相得”,体现后妃的“柔顺之德” 诗中“樛木(枝干弯曲的树)”被解读为“君王”,“葛藟(攀援的藤蔓)”被解读为“后妃”。藤蔓依附树木生长、共生共荣的意象,象征后妃对君王的“柔顺依附”——并非被动顺从,而是以温和、谦逊的态度辅佐君王,不恃宠而骄,与君王形成“君明后贤”的和谐关系,契合周代对后妃“不专权、能安于其位”的德行要求。 2. 以“福履”之颂喻“后妃广施恩惠”,体现后妃的“教化之德” 诗中反复咏叹的“福履绥之”“福履将之”“福履成之”(意为“赐你福禄保安宁”“赐你福禄助成长”“赐你福禄成善果”),被解读为后妃不仅自身德行端正,还能将“善德”推广至宫廷乃至天下:对内,以仁厚之心善待宫中妃嫔、侍从,营造和睦的宫廷氛围;对外,以自身德行作为天下女性的表率,助力君王教化万民、稳固伦理秩序,最终实现“天下安宁、福禄共享”的愿景,这正是周代“后妃之德”的核心价值——以女性之德辅助君王治国。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9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