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78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96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8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0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远在英国的北洋水师墓地,摆满了福建舰下水的照片#家祭无忘告乃翁 #致敬先烈 #天很蓝太阳很暖故事很短 北洋水师成立之初的1879年12月,清政府委托英国纽卡斯尔市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建造2艘巡洋舰。一年后,这两艘巡洋舰下水,被李鸿章命名为“超勇”、“扬威”。清政府派出赴英接舰部队:其中丁汝昌、葛雷森等人乘法国船赴英;林泰曾、邓世昌等人则乘坐招商局“海琛”号商船从上海出发。而到达英国后,接舰部队中的袁培福、顾世忠两位水兵,却因为水土不服在纽卡斯尔去世。 1887年,清政府再次派北洋水师官兵到英国接受“致远”、“靖远”两艘巡洋舰,这次接舰行动中,陈受富、连成魁、连金源也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先后病逝于纽卡斯尔。 在当时的条件下,把水兵们的遗体带回来安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接舰部队向清政府的驻英使馆申请了资金,在隔海相望的圣约翰公墓买了一块墓地,让这5位水兵在异国他乡入土为安。 遥想当年,为了购买军舰,他们不远万里跑到异国他乡苦苦等待,甚至客死他乡;而现如今,我们已经能建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母舰了,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 家祭无忘告乃翁,希望这5位水兵,在异国他乡能够感受到百年后来自祖国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和思念!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1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