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3月前
#大一新生 这几天的家长群, 喜讯连连, 高考录取通知书, 送到了家门口。 十二的寒窗, 仿佛就是为了这一刻, 有些家长和孩子, 似乎不再淡定。 调剂到了某个专业, 满腹的委屈。 他们就想一件事情, 到了大学,转专业。 好像就是信手拈来, 宛如你在餐馆吃饭, 青椒肉丝改成鱼香肉丝, 分分钟就可以搞定。 转专业,真不简单。 越是好的院校, 转专业越容易。 每年的教育拨款, 高达几百个亿, 哪怕没有学生可教, 教授专心搞科研, 收入啥的,没有影响。 越是差的院校, 转专业越难, 按照人数发放经费, 人头少了,钱从哪来? 要想转专业, 必须达到年级前列, 既然有这样的绩点, 你又何必多此一举。 经常有老师说, 一旦转专业, 基本与保研无缘。 原因也很简单。 半路转到新的专业, 不仅要追上大部队, 努力争取好的绩点, 以前没有学过的课程, 还要迅速地补上来, 普娃真的吃不消, 对专业深恶痛绝的孩子, 让他哪有激情, 取得好的绩点? 哪有资格换专业呢。 这就是一个悖论。 学不好,不让转。 学得好,不想转。 转专业不是“救济”, 不是拯救普娃的。 只有那些学科“大神”。 才有资格申请, 一旦他们纷纷远离, 冷门专业越来越冷, 牛人都跑了。 专业质量如何保证。 转专业的潜规则, 低分录取的专业, 转向高分录取的专业, 门都没有。 想钻规则的空子, 实现逆天改命, 只能说你想多了。 转专业,不是小事, 牵涉各方利益。 冷门专业,啥人没有, 你让校长如何面对。 要么告诉你, 转出无门槛,转入有难度, 要么告诉你, 转入无门槛,转出有难度。 好像离成功只差一步, 事到临头, 就是最后的1%, 让你的一切回到原点。 当然,不同的院校, 有着不同的政策, 越是好的院校, 秉持更开放的心态。 这是一股清流, 也是破局的开始, 前提是,这些好政策, 几时吹到孩子的学校。 新生报到, 高高兴兴办手续, 心无旁骛, 一心扑在学业上。 待时机成熟, 正好自己也有想法, 一拍两就, 这就是圆满的结局。 就怕有些孩子, 转专业,四处碰壁, 成绩一泻千里, 到了那时,后悔莫及。 #也是破局的开始 #转专业的潜规则 #基本与保研无缘 #青椒肉丝改成鱼香肉丝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3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