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7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常觉得自己像半熟的果子,一半能扛事,知道从每一次的磕磕碰碰里攒点经验;一半还怯生生的,遇到点难就想躲。害怕受伤却又无比的渴望成长。我甚至渴望能够越过这20几岁到达30岁,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害怕流泪,就不会害怕受伤,遇到问题是不是就能迎刃而解了?我深知这只是逃避痛苦的终极幻想罢了。 我心里憋着股想长大的劲。对比着别人早早就懂的道理,我总怪自己成长的太过缓慢,反反复复地印证着那句: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那些明明就摆在眼前的道理,我非要自己撞过南墙才肯信,这份固执,自己想想都觉得无奈。 这种对自己的打量,在对亲密关系的琢磨里,看得最清楚。我发现自己好像一直没学会,怎么在关系里安放自己,总忍不住把别人的态度当成衡量自己的尺子——对方热情些,就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对方稍显冷淡,就开始惊慌失措,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那种患得患失的不安,就像根细细的绳子,悄悄把自己捆得紧绷,忘了自己本就该有舒展的模样。 后来慢慢明白,好的关系该是两棵并肩的树,各自有扎根的土壤,不必靠着缠绕彼此来证明存在。可我从前总做不到,要么把自己缩成依附他人的藤,要么用过度的付出换取认可。到最后,既没守好自己的节奏,也让关系里的两个人都很累。那些曾在关系里丢失的自我、那些因为在意而生出的内耗,回头看时,才懂得是自己把“被爱”看得太重,忘记了先好好爱自己。 突然想起杜素娟老师说:“爱情就像云一样,他来了在我的生活中有投影,他走了我的天空还很完整,他是来在我的生活当中存在的,但是我不要渴求他变成一座山。” 最后,好在写字是件实实在在的事,一笔一画写下来,心里的乱线也被慢慢地理清楚。现在总算明白,人得先把自己立住。不用靠别人的眼光证明自己,也不用为了讨好谁而委屈自己,多给自己的生活建立支点,不要只有一个人或一件事,不要只围着一个支点转,以免发生糟糕的情况时,会放大所有的负面情绪。 不要因为一棵树,而错失了整片森林。把精力放在该做的事上,好好专注自己,多学些本事,努力生根发芽,搭建属于自己认可和喜欢的日子与样子。 成长大抵就是这样,不是一路顺畅,而是在情绪的起起落落里,慢慢看清走过的路和自己该走的路。这些写在新纸张上的的碎念,都是踩过的脚印,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就是了~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19: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