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立冬:冬藏伊始,岁暖情长 “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寥寥数语,道尽了立冬的深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开篇,它不仅是时序的更迭,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藏”与“养”的智慧凝结,承载着千年的民俗底蕴与生活温情。 立冬三候,是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一候水始冰,江河渐凝,初冰如镜,映出天地清寒;二候地始冻,土气凝闭,万物蛰伏,为来年生机蓄力;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古人以浪漫想象诠释物候变化,虽无科学依据,却为冬日增添了几分神话色彩。这三候流转间,藏着中国人与自然共生的哲学。 “立冬补冬,补嘴空”,食补文化是立冬最温暖的注脚。北方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饺子形似“交子”,寓意新旧交替,更因热量充足,成为抵御严寒的佳品;南方则盛行“炖冬”,当归炖羊肉、山药炖排骨,文火慢熬,将食材的精华与暖意融入汤羹,既是对身体的滋养,也是对辛劳一年的犒赏。此外,祭祖、迎冬等习俗,更是将对祖先的敬畏与对冬日的期许,代代相传。 立冬亦是修身养性的时节。《黄帝内经》有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古人主张冬日早睡晚起,顺应阳气闭藏,减少消耗,为来年开春储备能量。如今,虽生活节奏加快,但这份“藏”的智慧仍具现实意义——不妨在冬日的午后,煮一壶热茶,捧一本古籍,在静谧中沉淀心灵,亦是一种难得的惬意。 立冬已至,愿你我皆能遵循时节之道,在烟火食补中感受暖意,在静心沉淀中积蓄力量,共待春暖花开。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