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大捷 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之后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土城战役、赤水战役失利,红军被迫转向扎西地区。 蒋介石调集重兵围堵红军,滇军、川军、中央军和黔军对红军形成包围之势,红军面临巨大压力。 中央红军在扎西召开会议,决定回师东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以打开局面,娄山关成为红军前进的必经之路。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8日朱德下令进攻娄山关,9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由板桥分道出发,采取正面强攻和绕关东小道抄袭的战术,成功占领娄山关,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安全条件。 1935年2月25日凌晨,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率领下,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包围的迂回战术,再度向娄山关挺进。红十三团担任第一梯队主攻,在娄山关红花园与黔军1旅6团遭遇,经激战占领大尖山、小尖山等制高点。随后,彭雪枫派出一营攀登悬崖进攻点金山,至下午5时,红军成功打下关口,黔军1旅6团退守关南黑神庙一线。26日清晨,敌人借大雾发起反攻,红十二团接替红十三团,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此役黔军被歼灭600余人,红军伤亡100余人,红军截断了板桥与遵义之间的联系,围歼王家烈的4个团,并乘胜追击,击败敌军2个师。 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揭开了遵义大捷的序幕。 娄山关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增强了红军和党中央的信心,让红军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为后续的战斗和长征的继续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该战役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红军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乱了敌人的围剿部署,使红军在战略上获得了主动。 战役中,红军采用了正面攻击、两翼包围、迂回穿插等多种战术,展现了红军指挥员的卓越军事才能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精神,为红军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 毛泽东同志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生动地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 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部大娄山山峰之间,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以文物和照片、战斗沙盘及多媒体等展陈方式,展示了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娄山关战斗的恢弘历史画卷。#长征#娄山关战役#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99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蟠龙山长城,密云305号敌楼,通过柱础石判断是敌楼!#密云305号敌台:台体全部毁坏从305台至306台距离为122米。密云305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古北口台33号)。#一、长城抗战爆发,中央军北上密云 1933年初,侵占东三省的日本关东军进攻山海关,并准备进犯热河,全国舆论强烈要求南京国民政府积极组织抗战。蒋介石一面寻求与日本和谈,一面组织华北军队抵抗,长城抗战爆发。有关蒋介石派遣中央军去华北抗战的背景说法很多,知乎上读到“税警总团传奇”一文中,相关内容也可以看做是缘由之一: 2月11日,宋子文(行政院代理院长兼财政部长)、何应钦(军政部长)等飞抵北平,协助张学良(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部署抗战。其间,宋子文与张学良相商,调税警总团北上,担任北平警备。宋致电蒋介石:如中央军一时不能北来,可否开税警来平。蒋电复: 中央部队如北上为预备队恐友军多虑,故未开战以前,中央军不如缓上,如有必要,则可先派税警团北进。19日,宋子文私电钱宗泽(铁道部次长兼陇海铁路局局长)将税警总团由海州北运北平。23日,税警第1团抵郑州,被刘峙(驻豫绥靖公署主任)获悉,当即报告蒋介石。24日,蒋电刘峙、关麟征(驻徐蚌第25师师长),令税警团由海州开来之列车就地停止,以后非有本委员长命令不准擅自移动。同时电宋子文:北上部队中央正在调集中。至税警团亦应听命,其已开动部分应即令其就地停止, 归刘主任峙指挥。后电刘峙、钱宗泽,令税警团开回徐州待命;令徐庭瑶(驻蚌埠第17军军长)赴徐州监督税警团回防并在徐州候命。当日晨税警第1团由郑州返徐州。25日,蒋介石指示何应钦、朱培德(参谋总长)、唐生智(军事参议院院长),令第2、第25师先行北开,徐蚌防务交税警总团接替。 东北沦陷以后,华北地区是张学良等北方军阀的势力范围,蒋介石担心直接派遣中央军部队进入华北会遭到东北军的抵制,则借以阻止宋子文私自调动财政部税警总团北上的名义,下命令将中央军第17军派进了北平地区。 当时,国民革命军以师为基本战略单位,由统帅部根据战事配置于各军。南京政府为准备北上抗战,1933年初在徐蚌地区组建了第17军,由原第13军(军长钱大钧)所属第4师师长徐庭瑶晋升担任军长。第17军所属第25师系原第4师独立旅扩编组建,独立旅旅长关麟征升任第25师师长,原第4师24团团长杜聿明升任副师长兼第73旅旅长。第25师全师共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蟠龙山长城,密云307号敌楼,有水嘴,有柱础石!#密云307号敌台(《考古报告》编号古北口台35号),台体及墙体弹痕累累,昭示着1933年长城抗战日寇留下的罪行。密云307号敌台:楼体全部毁坏;楼基底用六层条石铺就,上用条砖平铺,白灰勾缝;墙体从307台至308台共137米。#2025.11.8蟠龙山长城!今天首先从密云318号敌楼,向东走到密云292号敌楼!因国家需要,不能继续五里坨长城部分!马上拉个抽屉,搏一把,从密云292号敌楼果断向西,回到了密云318号敌楼!然后支线衔接到古北口镇城北城门!特别指出密云317号敌楼是个分岔楼,蟠龙山主线部分,密云317号敌楼到密云328号敌楼已经上次基本贯通了,今天比较省力!今天走到古北口镇,运气好赶上密云25路,这1元钱解决大问题,给我一下拉到了古北口火车站下!下了公交,腿抽筋,努力走到古北口火车站,就这样不慌不忙,游刃有余,真的有余!今天完成了蟠龙山长城剩余部分!期待后续的五里坨(基本不太可能了),那就期待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吧!加油!#长城抗战中,位于古北口的帽儿山阵地,是一四五团的瞭望哨,7名士兵在此据守。1933年3月12日,中国军队退至南天门,当日军追击至帽儿山时,受到这7名战士的顽强阻击。日军在伤亡百余人后认为,帽儿山上至少有一个连的兵力,便集中飞机重炮猛轰山头,最终仅见7具中国士兵遗体,颇为震惊。为表敬重,日军将7具遗体合葬后立木牌,上书“支那七勇士之墓”。92年光阴荏苒,如今帽儿山脚下的木牌早已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密云县人民政府2013年竖立的“古北口长城抗战七勇士纪念碑”。为保护纪念碑,密云区文物局专门安排文物安全管理员进行日常巡查。如今山顶已被确立为帽儿山战斗遗址。这里易守难攻、视野极佳,可环顾周围长城,并将古北口村尽收眼底。此情此景,不免让人联想起92年前,七勇士以寡敌众的悲壮场景。而烈士们的英灵,仿佛回荡在古北口的山水间,依然守护着长城内外的华夏苍生。“掩八紘为宇”:步兵第三十一联队长空军步兵大佐早川止。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