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执道5月前
东岳帝君一般指东岳大帝,他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祇。 起源与神职 东岳大帝信仰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被认为是五岳之首泰山的神。在道教神话体系里,东岳大帝掌管着人间的贵贱尊卑、生死寿夭,是阴曹地府十殿阎君的上司,具有主宰世间万物生死的重要神职。 形象与庙宇 在道教宫观中,东岳大帝的形象通常是身着帝袍,头戴冕旒,面容庄严肃穆,手持玉笏,端坐在神龛之中。全国各地有不少祭祀东岳大帝的庙宇,其中泰山岱庙是祭祀东岳大帝的主庙,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东岳庙,它建筑风格宏伟,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文化影响 东岳大帝的信仰在民间流传甚广,相关的传说故事丰富多样,反映了人们对善恶有报、福寿安康的美好期盼。在传统民俗中,每年都会有祭祀东岳大帝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宗教仪式,也成为了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东岳帝君又称东岳大帝、五岳君、泰山神,是道教所奉东岳庙中的泰山神。 东岳帝君执掌三山五岳,以及世间万物的功过赏罚和生死贵贱之事。古籍记载“岱岳者,主世间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 。从战国到明清,泰山是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之地,每个朝代建立或天下出现盛世时,帝王会到泰山祭天、告天,祈福国泰民安、盛世太平。 每年农历2月27和3月28这两天,均为东岳帝君圣诞日,在这特殊的日子,很多信徒会前往庙宇祭拜,期望借助神明之力改变命运、消灾延寿。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东岳庙,庙中的东岳帝君头戴金冠,手持象牙笏板,身穿黄袍,威风凛凛、气势庄严,其身边一左一右有两个金童玉女,两侧依次站着手拿降妖剑、伏魔枪的守护使。#道教 #道教文化 #东岳大帝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
执道8月前
太乙救苦天尊,又称东极青华大帝、寻声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等,是道教中具有崇高地位的神祇。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 一、尊号与别称 * **太乙救苦天尊**:简称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 * **东极青华大帝**:另一常见的尊称,体现了其在道教中的尊贵地位。 * **寻声救苦天尊**:因其大慈大悲,寻声赴感,救苦救难而得名。 * **青玄九阳上帝**:九阳之精所化,具有无上的神通和慈悲心。 ### 二、起源与背景 * 太乙救苦天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或更早时期,最初作为道教的冥界主神之一,肩负着救度地狱亡魂的重任。 * 在中国古代尚未崇拜三清道祖之前,已将“太一”(太乙救苦天尊的别称)视为天界的至尊上帝,也是宇宙一切生命的发源。 ### 三、居所与坐骑 * **居所**: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修行和居住之地。 * **坐骑**:九头狮子,象征着威严与力量,也寓意着对众生的慈悲与救度。 ### 四、神职与功能 * **天界考核群仙**:在天界中,太乙救苦天尊负责考核诸神仙的功行和德行。 * **人界寻声救苦**:在人间,他大慈大悲,寻声赴感,救苦救难,是信徒们心中的庇护神。 * **冥界救拔亡魂**:在地狱中,他超度亡魂,使其得以解脱苦难,往生极乐。 ### 五、化身与十方救苦天尊 * **化身**:为了普度众生,太乙救苦天尊有很多的化身,其中最著名的是化为“十方救苦天尊”。 * 十方救苦天尊分别是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 这十位天尊各自负责济度不同方位的人鬼,体现了太乙救苦天尊的广大神通和慈悲心。 ### 六、信仰与影响 * **信仰基础**:由于太乙救苦天尊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寻声赴感,救苦救难,故而在信徒心目中有深厚的信仰基础。尤其在道教的度亡斋醮科仪上,法师不论使用何种科书,无一不请天尊加持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88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
00:00 / 1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8: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
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主宰功名利禄、文运考试的神祇,农历二月初三为其诞辰。 他位列“五文昌”之首,掌管士人科举、学业晋升,并兼具驱瘟、延嗣等职能。 天文起源:文昌帝君由北斗七星前的文昌六星(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神格化而来,六星各司其职,主掌文运禄籍。 历史融合:东晋时期,蜀人张育(抗击前秦战死)与梓潼神张亚子(西晋行善济世者)的祠庙合并,逐渐演化为“张亚子”形象。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其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正式确立“文昌帝君”神格。 道教尊称其为“更生永命天尊”“七曲灵应天尊”等,居玉真庆宫,上主仙籍、中主人间祸福、下主地狱轮回,兼具儒道释三教 文运主宰:专司科举考试、功名禄位,管理士人“乡举里选、大比制科”,被视为学子升学、升职的守护神。 延展职能: 驱瘟治病:曾化身瘟祖降伏五瘟神,庇佑民众免于瘟疫。 增慧延嗣:助人启智明慧、求子添福,并关联家庭和睦。 信仰传播:自唐代起受帝王推崇(如唐僖宗封“济顺王”),明清时期全国学校、道观普遍供奉文昌殿。其信仰随科举制度传入日本、越南等地,形成“北孔子,南文昌”的文化格局。 诞辰庆典:农历二月初三举行盛大庙会,清代皇帝常遣官祭祀,信众拜神祈福。 道德教化:经典《文昌帝君阴骘文》强调行善积德,如“济急悯孤”“敬老怜贫”,成为与《太上感应篇》齐名的劝善书。 现代传承:四川梓潼七曲山大庙为祖庭,1979年恢复传统庙会,2021年海峡两岸仍举行“三献礼”祭祀。#道教 #文昌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宝诰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