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56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5: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秋子2周前
对于还能基本自理的老年人来说,住进养老院后,生活的核心是在适应新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自主性、参与感和生活质量,同时借助养老院的资源让生活更丰富、更安心。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规划日常: 首先,主动熟悉环境,建立生活节奏。刚入住时,不妨花几天时间摸清养老院的布局——餐厅、活动区、花园、医务室的位置,了解作息时间表(比如三餐时间、集体活动安排),然后根据自己的习惯调整日常:比如清晨去花园散步,上午参与感兴趣的集体活动,午后看看书或和新认识的朋友聊聊天,傍晚和大家一起用餐。把养老院当成“新家”,按自己的节奏安排衣食住行,能减少陌生感带来的不适。 其次,积极参与社交与活动,保持活力。养老院通常会为自理老人组织不少活动,比如书画课、手工坊、棋牌桌、合唱团,甚至是短途出游。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几样参与,既能打发时间,也能认识同龄的朋友。平时在公共区域遇到其他老人,主动打个招呼、聊聊家常,慢慢就会有熟悉的圈子。人是社会性的,适度的交往能避免孤独,也能在彼此照应中感受到温暖。 再者,保持自主能力,适度求助。既然还能基本自理,就尽量自己打理日常,比如整理房间、自己吃饭穿衣,这不仅能维持身体机能,也能保留一份成就感。但养老院的意义也在于“有依靠”,如果遇到力不从心的事(比如取高处的东西、身体临时不适),不用勉强,及时告诉护工或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就是提供协助,坦然接受帮助也是让生活更顺畅的方式。 另外,别忘了和家人保持联结。可以和子女约定定期探望的时间,或者每天通个电话、视频,聊聊养老院的新鲜事,也听听家里的情况。家人的关心是重要的情感支撑,同时也能让他们放心。如果喜欢清静,也可以和家人商量好适合彼此的沟通频率,找到平衡点。 最后,关注身心健康,及时表达需求。每天留意自己的身体状态,按时吃饭、作息,有小毛病别拖延,及时告诉医务室的医生。心理上如果有不适应,比如想家、觉得孤单,也可以和护工、社工聊聊,他们有经验帮助老人疏导情绪。养老院的生活是“集体”与“个人”的结合,既融入集体找到归属感,也保留自己的小空间和小爱好,日子会过得更自在。 说到底,养老院是提供了一个有保障、有陪伴的生活场景,关键在于自己主动去适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乐趣,让晚年生活既安稳又有滋味。#养老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7: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2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16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5: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8: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9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