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8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
接上一篇,很快我们家邻居叔叔中风,右边身体偏瘫,我结合朱丹溪的,偏瘫在左血虚瘀血,偏瘫在右,气虚有热有痰的思路,也效仿了师父这种思路,先清热化痰驱风,再补气,也大概就用了半个月左右的时候,那个叔叔就可以在院子里蹒跚走路了。他现在还健在,走路还是不利索,但是生活自理没问题,可以不拄拐杖。后来他家婶婶跟我说,她觉得化痰特别管用,最早叔叔刚发病的时候,喉咙里呼噜呼噜全是痰,后来喉咙里听不到痰的时候,人就明显好转起来。后来他们去医院办理保险的时候,与这个叔叔一前一后住进去病房的同样的患者,还依然在床上躺着,喉咙里依旧很多痰,所以她觉得化痰起到了关键作用。 又过了两年,我妈面瘫了,我差不多用了三天的时间,就把脸纠正过来了。可是有一次回家看我妈的脉很虚,想不清楚原因,才知道被邻居劝说的去医院看了,邻居们都说你们心真大,这么大的病都不去医院看看吗?幸亏医院院长是我爸的高中同学,他说这是脑梗啊,最好找中医看,然后给开了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我妈瞒着我吃那些破血药,被我从脉上发现了。很快过了年他们又去三亚,我跟我妈视频的时候,发现后面的我弟光着膀子晃来晃去,前面的我妈穿着长袖,在室内戴着帽子,我说你这么冷吗?她说不是冷,是去了三亚后,我妹拉着我妈去看东北的老中医,老中医说这是严重脑梗,终生不能见风,所以孝顺的我弟媳妇就给我妈买了全套装备,就被我从视频里发现了问题。我很生气质问他们究竟怕啥,为啥就不听我的非要听外人的。我爸凑过来说跟你说吧,你在那么远不知道,你妈说话快了的时候舌头会僵,你妈能感觉到,我也能听出来。我很无奈,中医认为这个舌强是痰证,我就从网上买了39块钱的中成药给寄过去,我妈喝完,舌头就好了。以后过去了这么多年,空调风扇照样用,夏天穿着裙子到处跑。再没复发过。 再以后,临床了很多,发现偏瘫在左面的血虚证很难往过养,但是偏瘫在右面的气虚痰热证就很好对付,所以当我发现我血虚以后,我是半点都不敢摆烂的。 限于篇幅,不由自主就精简了很多内容,普通受众需要知道这些症状去找中医比找西医快就好,中医爱好者最起码知道中风偏瘫在左是血虚血瘀证,在右是气虚有热有痰的原因。下一篇的时候,我们重新一起探讨一下脑溢血的思路,结合一个脑溢血患者的案例理解一下偏瘫在左~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925
不记得是13年还是14年,那一年我二妗得了滑膜积液,膝盖红肿热痛,我并没有见人,就从红肿热痛判断是湿热下注,套用了朱丹溪一个清热利湿的经典思路给开了方,三五块钱一副的药,我二妗就吃了一副就好了。消息传过来,她们开心我更开心,那时候我时常用一些小方对付症状,通常都是手到病除,觉得中医真厉害,也觉得自己真有天赋。 接下来的三年,我用温阳利水,行气利水,健脾利湿之类的思路多了起来,思路也越来越倾向于扶阳派,总感觉用凉药会伤脾阳,本能就要避开清热的思路。但是到了18年,我已经全面进入小儿科,那一年遇到的清一色都是温病,临床上发现用清法见效特别快,于是慢慢有了一种习惯,先用快速见效的办法博取患者的信任,症状消失以后再内调。那时候完全不懂五运六气,虽然感觉病都是一簇一簇发生,而我就用六经八纲辨证,只要大方向对路,套方就有效果。也还是觉得自己挺厉害的。我很少失手,因为寒热虚实的大方向,我靠本能把握,基本上都不会错。 今年前半年,除了非常少部分内环境很燥的人,大多数时候我都不用清法凉法,甚至整体偏温通带一点凉药的成药都不用,滋阴养血的思路都要避开,专注做温通升散。但是夏至过后,大概是进入7月份,我就敏感觉得不能滥用温法了。虽然往年这会我们也更重视滋阴收敛,但是像今年这样一点温通下去都可能不舒服的状况也很奇怪,我很快联想到后半年少阴君火在泉,一颗火球掉到水里的后果是什么?是糍啦一下周围升起滚烫的水雾,那个水蒸气更容易烫伤人。平移到人体内,很多人体内都是热的水湿之气,这种内环境我绝对不敢滥用温补。想明白这个,我才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直面了温病派。 这次回来后小侄女跟我睡,有一天我感觉她喉咙间有痰,等她晚上睡着后我想给她化痰,无意中发现,单检查中脘肋下腹部是没有水的,但是我分推八道再下推膻中后,再做中脘,就能听见哗啦啦的水声,尽管她症状不明显,但是她应该是支饮。我妈咳嗽眼肿,也确定是支饮,但是我妈同时眼角发红有黄痰,到这时候我才深刻理解了一个化支饮却取苦寒药做君药的经方,很多老师讲到这里只说它消痰散结,但是消痰散结的方法那么多,为什么偏偏用这苦寒药做君药,如果不是介入五运六气,我会一直想不通,用上五运六气,就解释得很通了。 成长就在这点点滴滴的观察和摸索中完成,我懂的越来越多,却再也不敢以天赋超好自居。越往前走,同行的人越少,却是不愿意回头。因为越往前走,越能体会自己渺小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14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