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55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7
萌橦2周前
如果一个人一生只读一本书,我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一定是很多人会考虑的选择。 @新流文化 但说实话这部巨著并不好读,它不仅情节精密、心理描写入微,更是将思想层面的内容抬到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如今我们这些现代人如何去读,或者说如何能读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拉斯柯尔尼科夫原是法律系学生,因贫困辍学,却自命不凡。他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不为财,而是出于一套自洽的理论:人分“平凡”与“不平凡”,后者如拿破仑,有权为崇高目标跨过血泊。他看待老太婆是社会的虱子,碾死她,反而是成为“全人类恩人”的第一步。 然而,理论终究敌不过良知。杀-人后的他并未如预期那样,反而陷入了无尽的精神折磨。他虽然自认逻辑严密,却无法摆脱内心的罪疚。 真正击溃他的,是那个索尼雅——一个为家人牺牲自己、虔信上帝的卑微女子。她代表的不是教条,而是对生命本身无条件的敬畏。当拉斯柯尔尼科夫试图以“天意”为杀-人辩护时,索尼雅反问:“谁委托我做法官来决定让谁死,让谁活?”这句话,点出了他理论里的双标原则:没有人有权擅自决定别人的生死。 他的“天意”,其实是将一连串偶然事件解读为命运暗示,背后隐藏的是对权力的渴望。他渴望成为立法者,成为既可以“胆大妄为”又是无比“正确”的人。然而,这种对权力的追逐,在生命的神圣性面前根本一文不值。他最终在广场上跪地亲吻泥土,也许也象征着他重新承认了人与土地、与他者之间最朴素的联结吧。 小说的结局并没有停留在惩罚。陀翁为拉斯柯尔尼科夫指出的救赎之路,不是通过更多的理论,而是通过爱和生活。索尼雅的陪伴,让他从抽象的理念回归具体的人间。 我们现代人之所以还要读《罪与罚》,也许就在于任何理想,若凌驾于具体的人与生命之上,便可能成为危险的乌托邦。真正的出路不在于成为俯瞰众生的“英雄”,而在于回归生活,在爱中、在行动中,一步步接近看似遥远的光。#书籍分享 #读书 #文学 #阅读 #好书推荐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身边总有朋友讲,过了35岁,就读不进去小说了,只能读历史传记之类的。 所以,就更得给大家推荐唐诺的《我播种黄金》了。里面有重度文学小说爱好者的进阶书单,以下是一部分: 格林《我们在哈瓦那的人》《安静的美国人》《权力与荣耀》《人性的因素》《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问题的核心》 聚斯金德《香水》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埃科《玫瑰的名字》《傅科摆》 乔伊斯《尤利西斯》 纳博科夫《洛丽塔》《说吧,记忆》《普宁》 勒卡雷《鸽子隧道》《冷战谍魂》《镜子战争》《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喧哗与骚动》 雨果《巴黎圣母院》 钱德勒《再见吾爱》 麦尔维尔《白鲸》 杰克伦敦《海狼》 笛福《摩尔弗兰德斯》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惠特曼《草叶集》 屠格涅夫《父与子》《烟》《罗亭》《猎人笔记》 普希金《青铜骑士》 契诃夫《可爱的女人》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上下卷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 拉伯雷《巨人传》 卡夫卡《变形记》 赫尔岑《往事与随想》 奥古斯丁《忏悔录》《天主之城》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凯鲁亚克《在路上》 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快乐王子》 但丁《神曲》 吉卜林《丛林故事》 三岛由纪夫《丰饶之海》《忧国》《金阁寺》 川端康成《雪国》 太宰治《斜阳》《阴火》 古尔德《缤纷的生命》 康拉德《“水仙号”上的黑水手》《黑暗之心》 林芙美子《浮云》《放浪记》 果戈理《狄康卡近乡夜话》 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罪与罚》 司汤达《帕尔马修道院》 张爱玲《倾城之恋》 夏多布里昂《墓外回忆录》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 埃斯库罗斯《阿加门农》 房龙《宽容》《人类的故事》 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 勒庞《乌合之众》 林俊颖《我不可告人的乡愁》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威尔斯《时间机器》 柯林《月亮宝石》 哈米特《马耳他之鹰》 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 卡尔维诺《宇宙奇趣全集》《帕洛马尔》《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博尔赫斯《散文集》 #读书分享感悟与收获 #全民dou阅读 #书籍分享 #读书感悟与收获 #书单推荐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7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