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第43集 古诗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中秋咏月的巅峰之作,一千多年来从未被超越,它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皎洁的月色,洒满大地,团圆之时,苏轼却孤独客居密州,与手足情深的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没有见面,思念之情愈发的浓烈。又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请外放,政治上的压抑和仕途的迷茫,更添几分愁绪。这夜他独酌至酩酊大醉,挥笔写下《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片:苏轼举杯望月,想到上天的宫殿,但又觉得天上太寒冷,还是人间好,这份对人间的眷恋化解了苏轼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里。 下片:苏轼看到月光转过楼阁、照进窗户,映照着辗转反侧的他,他埋怨月亮不该在人们分别的时候这么圆,却又旋即释然:认为人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是一样的,事实难全。既然不能见面,那么共享明月,祝福亲人朋友幸福平安吧。 全词以月为线索,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亲人思念,对离人的祝福相融合 ,成为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 其实,我们的生活里哪有那么多圆满?离别、失意、求而不得都是常态。与其纠结,不如学着接纳不完美。就像隔着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月亮一样。很多时候,心里装着牵挂与祝福,距离和缺憾也就没那么重要了。豁达些,日子反而更有滋味。
00:00 / 0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2
娄底14岁初中生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看哭全网 遭质疑后说算夸奖 《#藏在罐子里的爱 》全文 秋夜寒凉,月光朗照,夜空中倔强地闪着几点星光。我抬起头凝视着天上闪亮的星,想起我妈曾经在星空下和我说过:每个勤劳善良的人在死后都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着地上的人。幼小的我便在想:哪一颗会是奶奶呢? 星辰点点,月光流转,跨过了时间,照在了橱柜的罐子上。 那时的我还只有几岁大,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乡下。当时的我话都说不太利索,天天只知道往外跑,对外界的一切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总是喜欢跟着大声嘎嘎的肥鸭绕着院子转。屋里的各种小东西都喜欢看一看,摸一摸,有时甚至还会用嘴尝一尝。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刺眼的阳光令人望而生畏。我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院子里乱窜,一转头、又跑进了厨房看到了正在忙活着的奶奶。极度无聊的我着见旁边的橱柜上有一个罐子,我努力踮起脚,伸手想去拿,可不管怎么努力就是差那么一点。奶奶好似背后也长了一双眼睛,看到了我头顶的罐子,也看到了我嘴角的口水。她水龙头都没关,扔下手上的东西就走了过来,在围裙上小心翼翼地擦干双手就把我抱到了旁边。这才转过身去拿罐子,拿着小勺子轻轻舀了一勺放到了我的嘴里,入口时这种甜蜜的味道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大脑,于是我记住了这种白色小颗粒带来的快乐。后来奶奶每天都会给我吃一点,每次我都笑得非常开心,奶奶明明没有吃,却也和我一样开心。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 后来,我离开了老家,来到城里读书。也是在厨房里,我看见了一个差不多的罐子,里面也装满了白色的小颗粒。我欣喜地拿了一点尝了尝,好像尝到一样的甜就能回到和奶奶在一起的好时光。可是传到嘴里的却是一股苦味,这时我才明白什么是糖,什么又是盐。可是这时我已经无法向她撒娇要糖吃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今天乡下的月很圆,后山的土地和院子里的人沐浴着同样的月光。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 #初中生回应作文走红太清醒 【娄底14岁初中生作文看哭全网,得知爆火首先看恶评,回应用AI质疑:算是另一种夸奖】#作文走红初中生回应AI质疑 “今天乡下的月亮很圆,后山的土地和院子里的人都沐浴着同样的月光”,“只是一层薄薄的土,人与人就再难相见了”,“幸福从罐子里跑了出来,弥漫了整个屋子”……#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被质疑借助AI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