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法华经浅释化城喻品第七01宣化上人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卷三 化城喻品第七 ‘化’是从幻化而来并不是实有的。它从佛彻底觉悟的精神显现出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二乘人发大心,远离现证一切相,佛现出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其实,佛所说的‘化城’本来是不存在的,如今却能化现出来,故此品名为‘化城喻品’。 首先,我们应该要了解此座化城本来是一物也无。它是一个虚妄不实的,故名为化城,是佛所变化出来的。佛示现这个方便法门来救度众生,故此说二乘人的方便法门,都不是真实。大乘一实法门才是究竟的目的地。 有人问:‘如果一切都不真实,那么它的好处何在呢?’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不真实,你也无法找到真实的。此座化城即为彼所现。此化城是比喻二乘的法门:声闻乘及缘觉乘之法。因为此二乘法都是佛方便引导之法,所以说,此化城是为二乘人说的有余涅槃不究竟的。涅槃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佛用方便智慧表示出二乘的法。为什么?譬如:我们念书必须要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二乘人就橡小学的程度,菩萨乘属于中学的程度,佛乘就到了最高的程度,也就是大学。实非大学可比。佛法本来是没有什么高下的,但佛用方便法门来接引一切众生,就像小儿童,先要让他在小学念书,吸收小学的知识。 在佛法中,最主要的观点和目标,就是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是,假使佛起初就对我们说这个法,众生必定有畏难怕苦不愿信受,心生恐惧不前,故佛示现权巧方便法门来教化诱导众生。 有四种方法来解释佛说此一品的意思:(一)根据因缘。(二)根据所需的教法。(三)根据众生的根性。(四)根据观察一切众生的心行。 (一)根据因缘:众生在修行的道路上停留,不愿往前进步,住空法中以为到达究竟之处,这就是小乘人存有的一个观念,把他们所得到的有余涅槃当作最高无上的境界,故佛开权显实,破其执著,令彼深入佛的大智慧藏,了悟真实法是没有体性。因为二乘人在修道上不再前进半途而废,故佛用方便法门,以‘化城’为二乘人的‘暂歇城’,免其堕落恶道,故暂示现‘化城’的存在。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法华经浅释化城喻品第七01宣化上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卷三    化城喻品第七   ‘化’是从幻化而来并不是实有的。它从佛彻底觉悟的精神显现出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二乘人发大心,远离现证一切相,佛现出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其实,佛所说的‘化城’本来是不存在的,如今却能化现出来,故此品名为‘化城喻品’。   首先,我们应该要了解此座化城本来是一物也无。它是一个虚妄不实的,故名为化城,是佛所变化出来的。佛示现这个方便法门来救度众生,故此说二乘人的方便法门,都不是真实。大乘一实法门才是究竟的目的地。   有人问:‘如果一切都不真实,那么它的好处何在呢?’如果你不了解什么是不真实,你也无法找到真实的。此座化城即为彼所现。此化城是比喻二乘的法门:声闻乘及缘觉乘之法。因为此二乘法都是佛方便引导之法,所以说,此化城是为二乘人说的有余涅槃不究竟的。涅槃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佛用方便智慧表示出二乘的法。为什么?譬如:我们念书必须要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二乘人就橡小学的程度,菩萨乘属于中学的程度,佛乘就到了最高的程度,也就是大学。实非大学可比。佛法本来是没有什么高下的,但佛用方便法门来接引一切众生,就像小儿童,先要让他在小学念书,吸收小学的知识。   在佛法中,最主要的观点和目标,就是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是,假使佛起初就对我们说这个法,众生必定有畏难怕苦不愿信受,心生恐惧不前,故佛示现权巧方便法门来教化诱导众生。   有四种方法来解释佛说此一品的意思:(一)根据因缘。(二)根据所需的教法。(三)根据众生的根性。(四)根据观察一切众生的心行。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6: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