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1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儒道治国理念的本质对立,浓缩于“守义”与“谋权”的抉择。 一、儒家之守义:以义为纲,义在权先 儒家的“守义”是治国的绝对核心,权力仅为践行道义的工具,绝非目标本身。 1.核心内涵:义为底线,不可妥协 “义”是儒家治国的价值根基。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权力运作必须服从道义规范,即便牺牲权力利益,也不能突破义的底线。 2.实践路径:积极践行,以义驭权 治国层面,推行“仁政”,以“民为邦本”的道义原则制定政策,主动教化民众、保障民生,本质是用权力践行“义”的要求;个人层面,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身道义修养统领权力行使,做到“为政以德”,避免权力异化。 3.精神底色:责任担当,主动进取 “守义”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担当。即便面临乱世或权力困境,仍坚守道义理想。 二、道家之谋权:以权为的,权在义先 道家的谋权是治国的核心目标,道义与策略皆为获取并稳固权力的手段。 1.核心内涵:权为核心,策略适配 权即对天下的统治权,道家治国的一切逻辑都围绕取国取天下展开。道义仅为稳定内政、获取民心的策略,服务于权力掌控的终极目标。 2.实践路径:顺势而为,权谋隐性 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以顺应自然规律的方式整合权力,避免人为干预引发的矛盾;暗藏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权谋智慧,如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隐秘算计、大国以下小国的战略伪装,本质是为权力服务的策略设计。 3.精神底色:规律掌控,冷峻务实 谋权的核心是对权力规律的精准把握,而非对道义的执着。道家对权力运作的冷峻洞察,凸显其以权力存续为首要考量的务实倾向。 三、本质对比:价值坚守与权力运作的核心分野 在核心目标上:儒家以践行道义、构建理想伦理社会为追求;道家则以获取并稳固统治权、实现天下掌控为归宿。 价值优先级上:儒家坚持义为根本,权力必须服从于义的规范;道家则以权为核心,道义仅作为服务于权力的工具。 实践逻辑层面:儒家主张主动践行道义,以义驾驭权力运作;道家则倡导顺应规律谋取权力,以隐性权术实现目标。 精神内核上:儒家凸显责任担当的价值坚守;道家则侧重规律掌控的权力智慧。 四、儒家守义是价值驱动的选择,将道义视为治国的终极追求,权力只是实现价值的载体,体现的是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道义担当;道家谋权是目标驱动的选择,将权力掌控视为治国的核心目标,道义与策略都是实现目标的工具,展现的是对权力规律的精准驾驭与务实考量。#曾国藩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7
00:00 / 1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每个人增强公民意识。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尊严?应当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深刻理解宪法的有关精神,增强我们的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争当合格的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 根本大法,效力最高 我们都懂得这样的常识:一个乐队要想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必须有乐谱,一个公司要想开展好经营活动必须有章程。 如果这些小团队尚且需要一个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那么一个拥有众多人口、广袤土地的国家应当遵循什么样的章程呢?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这都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原则。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核心是要依宪治国。 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修改宪法,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才能生效。其他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书 #答案之书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