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说说1644史观 1644史观,作为天天说美国要崩溃,要分裂,中华文明要爆发的汉族人,情感上我是可以理解的。 确实,只要把近代屈辱的锅全甩给清朝,归因于“非我族类”的统治,那么“我大汉族”的优越感就能继续保持,神话故事也可以接着往下写:看,只要是我们汉人坐江山,中华文明必将永远辉煌。 但认同这种史观的人,大概忘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忘了中国离美洲有多远,更没算过远渡重洋去美洲殖民的成本有多高。 咱们静下心来算算账, 明朝那时是什么光景?几亿人要吃饭,土地就那么多,精耕细作已经到了天花板。朝廷的头等大事是收税维稳,还得时刻提防北方的边患。你让当时的皇帝掏空国库,组建一支无敌舰队去远征美洲?且不说能不能找到,就算找到了,最先碰到的很可能是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让明朝去阿拉斯加殖民?殖民什么?北极熊吗? 西班牙人能殖民美洲,那是近水楼台,顺着洋流就过去了。他们抢的是物产丰饶的中南美洲,是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黄金,这跟去阿拉斯加奴役北极熊是一个概念吗?咱们的船队出去了,能不能回来都是大问题。我们现代人总有一种“后见之明”,觉得古人蠢,没见识。穿越小说动不动就去日本挖金山银山,去美洲大殖民,去搞生产力革命——这种故事看着爽就行,千万别当真。 我985计算机毕业,你让我穿越回去,别说搞工业革命,就是教物理、化学,恐怕都费劲,记得火药配方,还得感谢穿越小说看多了。扪心自问,工作这么多年,不拿教科书,初中物理、化学有几个人能讲明白,别说高中的了。 任何一个文明要想搞生产力革命,必须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一切都是空谈。 对古代中国而言,殖民美洲的成本太高,收益太慢,很可能生产力革命还没影,财政就先被拖垮了。指望在纯粹的农业社会里自己“憋”出工业革命,那代价更是高到任何一个传统农业国都承受不起。 英国的工业革命,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制度优越性”,纯粹上是吃了整整三百年殖民掠夺的红利。它要真那么优越,怎么一离开殖民地就搞成今天这副德行? 按西方制度优越论的宣传,仿佛只要拥抱“自由民主”,就能跟童话故事的结尾一样,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结果呢?世界第一民主强国美国,如今内部撕裂,就差打内战了。全世界民主国家那么多,为什么非西方国家只有日韩等少数地区崛起了?别吹什么先进制度、工匠精神
00:00 / 09: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未来5年,中国14亿人的命运将被一份文件彻底改写,而99%的人还浑然不知这份文件就是"十 五五"规划。作为普通人看到这个消息的反应就是"哦,我知道 了",然后该干嘛干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份文件已经在暗中标好了每个人未来5年的发展轨 买厉的自付够不够、你的孩子能上什么拿天,一 至你老了以后每个月能领多少养老金...不见的手"安排好了。 这只手就是国家的五年规划。 很多人觉得五年规划是政府的事,跟老百姓没关系,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我给你看一个数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经过了14个五年规划,这个数字变成了2023年的39218元,翻了近800倍。你说这跟你有没有关系? 但这次出台的"十五五"规划,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支撑中国经济40年高速增 长的三大引擎--土地财政、世界工厂人口红利 --全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新的引擎还没有完全启动。这种新旧转换的关键时刻,恰恰是财富重新分配的最佳窗口期 第一层:中国经济的"印钞机"为什么不灵了?过去20年,地方政府有一个绝招:左手从农民那里低价征地,右手高价卖给开发商,一进一出,利润率高达几十倍。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 什么呢,信地铁、是学文、发工资、 可以说,你享受到的所有公共服务,一半以上都是靠卖地来支撑的。 但这个游戏现在玩不下去了。2023年,土地出让金已降到5.8万亿,比高峰期少了三分之一。表面原因是房子卖不动了(全国空置房够2亿人 存空间。工厂倒闭、年轻人失业、没钱买房,房 子更加卖不动,地方政府更缺钱.这就形成了 一个死循环, 所以,"十五五"规划必须找到新的"印钞机"。那在哪呢?两个字:产业--但不是传统产业,而是高附加值的新产业。比如,一个做芯片的企业200个工程师一年纳的税,织厂。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能顶一个2万人的纺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赚钱的逻辑彻底变了: 以前是胆子大的赚钱(敢借钱的都买房,敢买房的都发了),以后是脑子好的赚钱(掌握核心技术的才能分到蛋糕)。这个转变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财富积累方式。 第二层:为什么中国必须从"制造"升级到"智造"?有一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到:2023年,苹果把部分iPhone产能迁到了印度,耐克刚把部分产线搬到越南。#财富 #十五五规划 #抖音 #翻身上岸
00:00 / 0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十五五未来5年中国14亿人的命运将被-份文件彻底改写,而99%的人还浑然不知这份文件就是“十五五”规划。 作为普通人看到这个消息的反应就是“哦,我知道了”,然后该干嘛干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份文件已经在暗中标好了每个人未来5年的发展轨迹一你的工资会不会涨、你的工作会不会丢、你买房的首付够不够、你的孩子能上什么学校,甚至你老了以后每个月能领多少养老金.....所有这些看似由你自己决定的事,其实早就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安排好了,这只手就是国家的五年规划。 很多人觉得五年规划是政府的事,跟老百姓没关系,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我给你看一个数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经过了14个五年规划,这个数字变成了2023年的39218元,翻了近800倍。你说这跟你有没有关系? 但这次出台的“十五五”规划,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支撑中国经济40年高速增长的三大引擎一土地财政、世界工厂、人口红利--全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新的引擎还没有完全启动。这种新旧转换的关键时刻,恰恰是财富重新分配的最佳窗口期。 第一层:中国经济的“印钞机”为什么不灵了? 过去20年,地方政府有一个绝招:左手从农民那里低价征地,右手高价卖给开发商,一进一出,利润率高达几十倍。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8.7万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2%。这些钱用来干什么呢?修地铁、建学校、发工资、搞基建.……可以说,你享受到的所有公共服务,一半以上都是靠卖地来支撑的。 但篋岫剦贗溓梵像鱻抔鉚飼讞掙霭勰懆荿衎爅向戏现在玩不下去了。2023年,土地出让金已降到5.8万亿,比高峰期少了三分之一。表面原因是房子卖不动了(全国空置房够2亿人住),但深层原因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爆发了-地价推高房价,房价推高生活成本,生活成本推高用工成本,最后把实体经济压得没有生存空间。工厂倒闭、年轻人失业、没钱买房,房子更加卖不动,地方政府更缺钱……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十五五”规划必须找到新的“印钞机”。那在哪呢?两个字:产业--但不是传统产业,而是附加值的新产业。比如,一个做芯片的企业,200个工程师一年纳的税,可能顶一个2万人的纺织厂。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十五五规划 #跟着时代走 #随意拍 #懂政策#正能量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