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红:散文的立意核心 第 3 课时:散文立意基础 —— 让文章 “有核心” 一、核心理论:散文立意的 “两个关键” 立意要 “小而具体”:初学者避免选择 “人生意义”“世界美好” 等宏大、抽象的立意,应从 “小场景”“小事件”“小感受” 入手,让立意具体可感。例如写 “秋天”,不选 “秋天象征生命的轮回” 这种宏大立意,可从 “秋天的一碗热汤”“秋天校园里的一棵梧桐树”“秋天与朋友的一次散步” 等小角度切入,立意更易把握,也更易写出真情实感。 立意要 “扣住自我”:散文是 “自我的表达”,立意需融入个人的感受、经历或思考,避免脱离自身的 “空泛议论”。比如写 “家乡的小河”,立意可定为 “家乡的小河承载着我的童年记忆”,围绕 “在小河边捉鱼、与伙伴在河边玩耍、离家后对小河的思念” 展开,让立意与自我紧密关联,文章更有温度。 二、经典散文拆解:琦君《春酒》的立意构建 《春酒》的立意从 “小场景” 切入,且紧密结合自我,是初学者学习的典范,拆解如下: 以 “春酒” 为小切口,立意具体:文章围绕 “家乡的春酒” 展开,没有谈 “乡愁” 的宏大主题,而是通过 “酿春酒、喝春酒、送春酒” 的具体场景,将立意聚焦在 “春酒中的家乡味道与人情温暖”。例如 “我家喝的春酒,是自家酿的,首缸酒出来,母亲总要给我留一小盏,那是甜酒,舔一口,舌尖就沾满了蜜意。母亲说,小孩子喝甜酒,会长得快。” 这段描写聚焦 “母亲给‘我’留春酒” 的小场景,让 “春酒中的母爱” 这一立意细节具体,不空洞。 融入自我经历,立意有温度:文中所有关于春酒的描写,都融入了 “我” 的经历与感受,如 “喝春酒时,邻里乡亲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母亲会把酿好的春酒分给大家,有人夸母亲的酒好,母亲笑得眼睛都眯了。我坐在旁边,看着大人们喝酒,自己也偷偷抿一口,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喝的东西。” 这段文字通过 “我” 的观察(母亲的笑、乡亲的热闹)与体验(偷偷抿酒的感受),让 “春酒中的人情温暖” 这一立意充满个人色彩,读者能从 “我” 的经历中感受到浓浓的家乡情怀,立意更有温度与感染力。 三、方法总结:初学者立意提炼 “三步法” 选 “熟悉的事”:从自己经历过、感受深的事入手,如 “一次与朋友的约定”“奶奶做的一道菜”“常去的一个地方”,熟悉的内容更容易提炼出真实的#创作者扶持计划 #知识科普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