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打卡Day149|钴鉧潭西小丘记 读《钴鉧潭西小丘记》,如见柳宗元以“小丘奇遇”抒“怀才不遇之叹”,字里行间满是对小丘“奇石嶙峋、清景独绝”的珍爱,对“璞玉蒙尘、弃于荒蛮”的惋惜,更有对“自身遭贬、才志难伸”的郁愤与慰藉,道尽中唐士人“借物自喻、寄情山水”的孤愤,以及对“慧眼识珠、终得所遇”的人生期许。 ✅ 开篇破题:以“寻丘”立缘起 文章以“得西山后八日”起笔,循着“寻山口西北道”的游踪,层层点明“钴鉧潭”“鱼梁”的方位,最终引出核心物象——潭西小丘。先铺陈小丘之奇:“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以“牛马饮溪、熊罴登山”的生动喻写,勾勒山石的嶙峋之态;再点出其“不能一亩”的小巧与“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的境遇,形成“景奇而命舛”的反差,不直接言情,却以寻丘、见丘、知丘的脉络,暗藏“小丘即我、我即小丘”的隐喻,开篇便埋下“物我同命”的伏笔,引人入胜。 ✅ 中间析理:以“对比”明本质 文中紧扣“小丘之遇”与“自身之境”展开双重对照,层层深化意蕴:先写小丘的“两重境遇”——在永州荒蛮之地,“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连岁不能售”;若置于京都沣、镐、鄠、杜之间,则“贵游之士争买,日增千金而不可得”,凸显其价值被埋没的不公;再写“我之遇丘”——“余怜而售之”的偶然,与李深源、元克己同游“铲秽焚恶、显其嘉美”的欣喜,继而铺陈整治后小丘的盛景:“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及“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的观游之乐。在“小丘弃置与见赏”“自身遭贬与得丘慰藉”的双重对比中,直指“才士不遇、璞玉蒙尘”的世道不公,却也暗含“虽遭贬谪,仍能于山水间寻得精神归宿”的超脱,情理交织且感染力强。 ✅ 结尾立论:以“贺丘”升主旨 文末以“噫!以兹丘之胜”的慨叹承上启下,由小丘的命运延伸至自身的境遇,发出“是其果有遭乎”的叩问,将小丘的“得遇”视作自身“不遇”中的一丝慰藉;继而以“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收尾,既呼应“记”体文的体例,又将“贺丘”与“自勉”融为一体——祝贺小丘终遇知音,实则慰藉自身虽遭贬谪,仍能坚守才志、不坠其志。结尾由物及人、由景入情,既收束前文寻丘、买丘、赏丘的内容,又将“怀才不遇却坚守本心”的人生态度从“小丘之遇”升华为精神追求,孤愤中见旷达,余味悠长。
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9: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
00:00 / 07: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