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那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呢?第一个阶段是前七天,这个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的提醒自己。第二个阶段是接下来的第7到第21天,这个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即使你不刻意的去想,这个习惯也已经在你的大脑里生根发芽了。并且逐渐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第三个阶段是最后的第21到第90天,这个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此时的习惯已经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否想起,它都会不由自主的去做。21天效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应用于自我改造上来,许多自觉注意是自觉而不是自发改造自我的人。成功的应用21天效应,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这主要应用在两方面,一个是改造自己的理念,一个是改造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从人人为我的理念改变为我为人人。从不能吃亏的理念到吃亏是福,改变行走坐立的姿势,改变言谈举止的习惯等等。所以,如果你想改变,请给自己21天的时间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雪狼夏令营#德慧特训营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告别三分钟热度!4个“懒人坚持法”,让你轻松扛到最后 你是不是总在三分钟热度?减肥、学习、搞副业,刚开始冲得猛,没几天就放弃?其实坚持不用硬扛,4个超简单实操法,普通人也能轻松做到! 第一招,把目标“砍到最小最小”!别一上来就定“每天运动1小时”,先从“穿好运动鞋站5分钟”开始;也别想着“每天读10页书”,就做“翻开书看1句话”就行。这么小的目标,大脑完全没压力,根本不会抗拒,而且启动之后,往往不知不觉就能超额完成! 第二招,绑定“日常习惯”!把要坚持的事,跟你本来就天天做的事绑一起:刷牙之后,顺手做2组拉伸;吃早餐的时候,点开10分钟的课程听听;睡前躺床上,花5分钟复盘下当天。不用额外挤时间,借着已有习惯的惯性,坚持直接变成“顺带的事”,太好操作了! 第三招,搞“可视化打卡”!找个日历贴墙上,或者手机备忘录建个清单,当天任务完成,就画个大大的勾,或者贴个好看的贴纸。你就看着那满页的勾,成就感直接爆棚,还会舍不得打破“连续记录”,不知不觉就坚持下来了! 第四招,允许自己“偶尔摆烂”!别逼自己追求完美,就规定“每周能偷懒1次”。比如今天实在不想运动,没关系,明天再捡起来就好,不用因为一次破例,就觉得“完了,坚持不下去了”,直接全盘放弃。容错率高了,反而能走得更远! 其实坚持的核心,从来不是“熬”,而是“让行动变容易”。从今天起,选一个最小目标,绑定日常习惯,用打卡攒成就感,再给自己留点儿摆烂空间,你会发现,原来坚持真的没那么难! #每日分享 #口播自媒体 #原创视频 #正能量 #个人成长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杜婉冬5月前
一个不自律不完美的博主的日常 不完美很正常,咱又不是NPC 我每年都决定早睡早起,每年都宣告失败; 我每年都决定坚持运动,每年都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 我这么懂养生,但没人逼着我早起我就会睡懒觉,但睡了懒觉就很难早入睡,所以总是晚睡晚起,我就安慰自己,我是人类里守夜的那种后半夜才睡的基因(书上写的,科学分析的基因,就是有人适合晚睡晚起,这类人就是晚睡晚起更精神更舒服) 所以呢,什么叫自律呢,就是咱自己掌握好自己的节律就行了。 每天睡够了8个小时,吃够营养了就行了。 别总问我几点吃的饭,咱又不是一起睡,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咱们自己链接自己的身体就行了,对吧。 就算我老公,他是跟我一起睡,但我俩都不是一个时间睡,也不是一个时间起。 所以每个人掌握自己的规律自己舒服就行,每天正常吃拉睡就没啥问题。 重点是别拧巴,别焦虑,别总想活成教科书级的标准模版。 我以前看养生博主每天早睡早起各种拍打晒太阳练金刚功我也焦虑过,看那些健身博主每天一大早健身我也焦虑过,后来我不焦虑了,因为我觉得,啊,我也没差很多啊,我还轻松呢,我这样岂不是更好……所以,咱就主打一个不内耗,活自己的节律。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生气,生气就生气,反正我妈没生气我就觉得没问题哈哈哈,我妈觉得你别管人几点睡,睡够了就行。 112.2/173CM 🌷早午餐:200克东北大米焖出来的400克米饭+ 芹菜蒜末炒吊龙+素炒矮脚青; 🌼晚餐:30克五谷豆浆干料+300ml水 、两个煎蛋、一口驴肉夹豆腐干。 就这些东西,分成三餐吃,换着时间吃,都行,不需要定死。#生活碎片 #自律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