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JF1周前
什么是EB病毒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属于疱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它最早于1964年由Epstein和Barr两位科学家在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中发现。这种病毒具有嗜淋巴细胞性,主要侵染人体的B淋巴细胞,也可感染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感染后,病毒会终身潜伏在人体内。 🤒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大多数人在初次感染EB病毒时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症状。当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典型表现包括: 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持续一周或更长时间,退烧药效果可能不佳。 咽峡炎:喉咙剧烈疼痛,扁桃体红肿,喉咙可能出现化脓性的白斑。 淋结肿大:多见于双侧颈部,也可能波及腋窝、腹股沟。 肝脾肿大:约20%的患儿会出现肝脏肿大,类似肝炎症状。 其他症状:包括眼睑浮肿、皮疹、呕吐、乏力、头痛等。 EB病毒感染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容易混淆。若高热持续不退、咽喉疼痛剧烈、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儿童,需警惕EB病毒感染的可能。 🔍 如何传播的 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这也是它被称为“亲吻病毒”的原因。其传播途径包括: 1.口-口传播:这是最主要的途径。例如亲吻孩子、口对口喂食、共用餐具、水杯等。 2.血液传播:通过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但较为少见。 3.飞沫传播:虽然不是主要途径,但也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 如何诊断和治疗 当出现持续发热、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医生可能会怀疑EB病毒感染。诊断主要依靠: 血清学抗体检测: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如VCA-IgM(提示近期感染)、VCA-IgG(提示既往感染)等。 EBV DNA检测:通过PCR方法检测血液中的病毒载量。 目前对EB病毒感染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支持身体恢复为主: 一般治疗: 充分休息:避免劳累,有助于恢复。 对症降温:高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补充水分和营养:鼓励多喝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软食。 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可在急性期使用以抑制病毒复制,但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 糖质激素:用于重症患者或有严重并发症(如上呼吸道梗阻、溶血性贫血)时,以减轻炎症反应。 并发症监测与处理: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肝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8: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8: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0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