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36
00:00 / 14: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尺八入门 学习尺八是一项充满挑战但极具魅力的艺术,以下是为初学者整理的入门指南,帮助你从零开始掌握这门传统乐器: --- ### **一、了解尺八的基础知识** 1. **历史与文化** - 尺八源于中国隋唐,后传入日本并发展为禅宗法器与古典乐器,常用于冥想、传统曲目(如本曲)或现代音乐。 - 其音色苍凉深邃,表现力极强,与自然意境紧密相连。 2. **构造特点** - 标准长度约54.5厘米(一尺八寸,故称“尺八”),5孔设计(前4后1),竹制或合成材质(PVC/树脂)。 - 歌口(吹口)为外切口,吹奏难度较高,需精准控制气流。 --- ### **二、选择你的第一支尺八** - **材质建议** - **PVC/树脂尺八**:价格亲民(约300-1000元),耐用易保养,适合初学者练习呼吸和音准。 - **竹制尺八**:音色更优但价格高(数千至上万元),需防裂保养,建议进阶后购入。 - **调性推荐** 首选D调(吕管)或C调(甲管),多数教学资源基于此调性设计。 --- ### **三、基础吹奏技巧** 1. **姿势与持法** - 站立或坐直,放松肩膀,尺八与身体呈45度角,双手自然持管,拇指按背孔。 2. **呼吸控制** - **腹式呼吸**:用丹田发力,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均匀绵长。可平躺练习感受呼吸。 - 初学可能难以发声,坚持每日10分钟呼吸练习,逐步掌握气流角度。 3. **口型与发声** - 下唇轻贴歌口边缘,气流集中吹向切口锐角处,通过调整头部角度找到共鸣点。 - 从“Ro”(筒音)开始练习,这是最基础的音,也是检验吹奏正确性的关键。 --- ### **四、音阶与乐谱学习** 1. **基础音阶** - 现代常用都山谱(数字谱),传统曲目多用琴古谱(符号谱)。 - 五声音阶(D调为例):Ro(D)、Tsu(E)、Re(F#)、Chi(A)、Ri(C)。 2. **练习方法** - **长音练习**:每天吹奏单音10-15秒,追求稳定与音色纯净。 - **简单曲目**:如民谣《さくら》(樱花),逐步过渡到古典练习曲《手事》片段。 --- ### **五、学习资源推荐** 1. **教材与视频**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71
尺八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竹制竖吹乐器,其发展历程横跨中国与日本,融合了宗教、艺术与哲学内涵。以下是其历史演变的概述: 起源:中国唐代的传承 尺八得名于其标准长度(唐代一尺八寸,约55厘米),最初是中国唐代的宫廷雅乐器,形制为竹制、五孔(前四后一),音色苍凉空灵。 在隋唐时期,尺八作为宫廷雅乐乐器使用,并随佛教音乐传播。日本奈良时代(7-8世纪)的遣唐使将其带回日本,现存于奈良正仓院的唐代尺八实物是重要见证。宋代以后,尺八逐渐被其他竖吹乐器(如洞箫)取代。 日本的发展: 镰仓时代(12-14世纪):尺八与日本禅宗普化宗结合。普化宗僧人(虚无僧)将尺八作为修行法器,认为吹奏是“吹禅”,通过呼吸与音声达到悟道境界。 江户时代(17-19世纪): 世俗化与艺术化:德川幕府禁止普化宗以外的平民吹奏尺八,但后期禁令松弛,尺八逐渐脱离宗教束缚,发展出古典独奏曲目如《虚铃》《鹿之远音》等。 近现代复兴与国际传播 明治时期(19世纪末):普化宗被废除,尺八一度面临危机,但通过民间艺术家的努力,逐渐转型为世俗乐器,并吸收西方音乐元素。 中国复兴:20世纪末,尺八作为“唐乐遗音”回传中国,部分音乐家重新研习并融入当代民乐。 文化与哲学意义 禅意美学:尺八的音色被视为“寂”与“幽玄”的体现,追求残缺、简朴中的深邃意境。 从唐代宫廷到日本禅寺,再到当代世界舞台,它始终承载着跨越时空的艺术与哲思。#尺八 #一音成佛 #万物皆是波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William11月前
尺八是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吹管乐器,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得名.以下是其具体介绍: 历史渊源 尺八缘起于汉唐,由吕才发明制作。早在西汉时期,其前身羌笛就已出现,后经改良逐渐发展。魏晋时期,羌笛变为长笛,表演形式增多。唐宋时期,长笛更名为尺八,主要用于宫廷燕乐,深受上层社会喜爱。南宋时期,尺八传入日本,在中国却渐渐式微. 构造特点 尺八通常由真竹或类似竹材制成,一般为七节六目。其顶端为天口,吹奏时下巴抵住的部位叫颚当,用来保护歌口的镶嵌材料叫角,歌口深度等部位的不同设计会影响音色和演奏效果,此外还有中继、指孔、地口等结构. 演奏技巧 主要以“虚吹、楔吹、摇吹、笹吹”为精髓,演奏者还需掌握沉浮技巧,通过抬头低头改变气流角度,从而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色,这也是尺八的独特魅力和衡量演奏者水平的重要指标. 音色风格 音色或苍凉辽阔,或圆润甜美,能表现空灵飘逸、深沉含蓄的意境,其声音可高可低,音域较广,表现力丰富. 流派分类 日本尺八流派众多,主要有古代尺八、琴古流、都山流等。琴古流善于运用滑音等特殊演奏技巧,音乐华丽;都山流则吸纳了西方乐器科学的演奏方法,更适合演奏民谣和现代音乐. 传承发展 20世纪以来,尺八从制作到演奏技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从日本走向世界 。在中国,尺八曾一度被遗忘,近年来其传承发展有所起色,“尺八演奏技艺”等被列入多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爱音乐爱生活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不以音声求如来,调息冥想的《一二三调子》 南宋时,尺八由觉心法师传入日本,成为普化宗僧人们修行的法器。僧人们通过吹奏来观察并调整自己的气息和状态,称为“吹禅”。 《一二三调子》是尺八完成入门后学习的第一首本曲,一二三即为基础之意。“调子”类曲目用于一天修行开始的调息。音符并不复杂,但已涉及到了低头和半孔的沉音,可以体会到音符之间明暗变化。气息的形状转化为可闻的声音,在演奏中观照呼吸。声音不是目的,只是自观的镜子。 如《金刚经》所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尺八是极为诚实的乐器,对声音有所执取时,很容易从声音中听出吃力的感觉。但若因此以为“吹禅”就是随意的吹奏,对声音没有要求,那又是另一种误解。我们也很容易听出这种类型的吹奏背后的散漫和自欺。以声音为镜,时刻观察着声音,提醒和调整,以其为身心的锚点,将飘走的念头带回当下,专注于呼吸本身。对待声音的态度,应如金刚经三句义,如来说吹奏,即非吹奏,是名吹奏。 普化宗本曲《一二三调子》,使用二尺八寸虚铎管,为今年4月开始制作,仍在调整中。作为调息工具的尺八应当足够灵敏,能够反应微弱的气息变化,同时保证气息的顺畅与深邃的共鸣。 #尺八 #本曲 #气息训练 #冥想 #呼吸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