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8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7
百年沿革津浦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看庄站。是一个相对大众不熟知的站点,对外说是火车站,实际是津浦铁路线上的乘降所,位置于济宁市邹城下辖的看庄镇境内,这座不起眼的小站,在1938年日本侵华,枣庄一带沦陷后的1942年,为掠夺资源设的站,解放后仅设立乘降所,直至2001年第四次大提速后,同时新规运行全国联票,2005年电气化工程改造,便在这背景下的2000年以前被撤销,如今这里只是聊城线路巡护所。 笔者在看庄镇顺着铁路几经咨询,终于在通往看庄村的铁路涵洞南侧,找到了当年着庄站遗址,这座石块砌墙是拆除的房屋墙体,现仍作院墙使用,院内的这口老水井下深5米还有水,原来是石块砌的圆型,后来改用了水泥管,院内东南侧这座石块墙平房,经这工作的巡线员介绍,就是当年的候车加售票房,南北型状长约8米两间户型,室内有一间隔墙两门套间,旅客购票正门进侧门出,这点埋入地下半截门型是入站台门,在铁路涵洞旁这位老者介绍,往年看庄站没有货运业务,连个站台也没有,每天也是很少的人上下车,站内只有两名职工,一个人就包揽了卖票剪票,接车发车和秩序业务,这个平台便作剪票入站口了。 看庄镇的历史行政基本上属于峄山和两下店管辖,解放后才算真正独立,从区到乡调整为现在的镇,而且在邹城市最南端,符合于铁路规模较小、位置相对偏远的车站首选撤销的条件。 #津浦铁路#火车站#看庄镇#邹城市#枣庄市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9
0477.7月前
滇越铁路·黑土凹站 黑土凹站:米轨铁路上的时光驿站 滇越铁路像一条蜿蜒的银链,将昆明与越南海防紧紧相连。在这条百年铁路线上,黑土凹站犹如一颗被岁月打磨的明珠,静静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它既是滇越铁路的重要节点,也是昆明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一、历史渊源:从边陲小站到交通枢纽 黑土凹站始建于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之际,是昆河铁路(滇越铁路云南段)上的一个五等小站。建站初期,这里只是一个简陋的会让站,主要承担列车避让和货物装卸任务。随着昆明城市的扩展,黑土凹站逐渐成为昆河铁路与昆小铁路(原叙昆铁路西段)的交汇站,战略地位日益凸显。1958年,因应城市交通需求,黑土凹站进行了扩建改造,增设了道岔和股道,成为昆明东郊重要的货运枢纽。 在抗日战争时期,滇越铁路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输血动脉”,黑土凹站作为昆明北站后的第一个车站,承担了大量战略物资的中转任务。据史料记载,1938年至1942年间,每天有数十列火车经此站转运军火、药品和粮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现状与保护:工业遗产的当代困境 随着准轨铁路的兴起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黑土凹站的客运功能于2003年停止,仅保留货运业务。目前,车站日均接发货物列车约10列,主要运输钢材、化肥等大宗物资。站内设施仍保留着上世纪的风貌:锈迹斑斑的钢轨、手摇道岔、法式信号灯,以及泛黄的时刻表,构成了一幅凝固的工业图景。 作为滇越铁路的重要节点,黑土凹站于2019年被纳入昆明市米轨铁路保护与开发规划。根据《昆明城市米轨沿线改造提升规划》,黑土凹站至穿金路段将被打造为“城市景观提升段”,计划通过绿化美化、历史展示和慢行系统建设,重现米轨铁路的历史风貌。然而,由于产权归属复杂(铁路用地属昆明铁路局,周边土地属官渡区),保护与开发工作进展缓慢。截至2025年,车站周边仍存在违章搭建、垃圾堆积等问题,历史建筑缺乏修缮,工业遗产面临灭失风险。 三、文化价值:铁路记忆的活态载体 黑土凹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滇越铁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站建筑融合了法式与中式元素,站房为砖木结构,屋顶覆盖青瓦,门窗采用拱券设计,具有典型的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站内现存的蒸汽机车水鹤、钢轨标尺、信号机等设施,是研究中国米轨铁路技术史的珍贵实物#铁道线上的中国 #中国铁路 #铁路摄影 #内燃机的魅力 #记忆中的绿皮火车
00:00 / 05: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5
历史沿革津浦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西寺坡站。位置于晥北宿州市埇桥区大泽乡镇境内,属津浦铁路线上的四等小站,曾经的辉煌人流拥动,从这里乘车远行下车回家的场景历历在目,而且这里就因站立镇、因站设街,昔日的繁华如今的落魄成了“孤岛”几乎被人们遗忘。 现场看,候车室前被圈了院墙,虽然“西寺坡站”四个大字银光闪耀,但还是冷冷清清,旁边还留存一栋日式建筑,西边还有一处老建筑,好像还有人居住,不过从车站的内部直观的看到,整个车站今年开展“三线”整治工程,实行了统一内外粉刷,改善了环境,西寺坡四块站牌在各自的地点站立着,宣示着该站以然存在。 沧桑变化的西寺坡站距今已有115年历史,早在1908年就随津浦铁路开工建设,1910年竣工并设站,1911年随南津浦通车运营,1912年南北界线的韩庄运河竣工,标志着全面通车。 1942年日本侵华期间,在下行10余公里的大余村增设一龙王庙站,从此大泽一乡有两站为荣,直至1984年行政区划设立芦岭镇便更名芦岭站。 这块花岗岩雕琢的铁路标志,见证了津浦线建设历史,这是1940年拍摄站牌,见证了日本侵华的佐证。 如今的西寺坡站虽然没有客乘业务,但作为辅助站仍然幸运的保留和运营,两台三道,其中两道正线,一道临停和会让以及接车业务。 #津浦铁路#火车站#宿州#埇桥区#大泽乡镇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65
历史沿革津浦线 沧桑变化火车站 ‖南沙河站。位置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属津浦铁路线上的一座四等小站。我们徐州景探联盟几人一行来到此地,对这百年老站目前现状一探究竟,按照铁路初始设站规律,当地基本都是以站设街、站前建街方式,推动商业繁荣,随着铁路功能变迁,一些小站撤销了乘降业务后,当年人流涌动的站前街,如今是关门大吉,冷冷清清。 这座一百多年的历史老站,几经更迭,没有了当年模样,1908年随着津浦铁路开工建设,1911年竣工,1912年全线贯通并运营,从这日战期1940年所拍摄图片,南沙河站清晰可见,历经战争的摧残和社会发展,德式建筑站房听说八十年代被拆除,这是初期的月台,后来作又为货运站台使用留存至今。 该站1975年以前还是徐州和兖州管辖分界线,2006年才移交兖州段。 2005年第五次大提速便取消了客运,具站务人员介绍,目前南沙河站,依托和围绕这四道线,其中两道正线两道会让和临停开展业务,这座两层楼还是原来货运工区办公楼,南沙河站站牌依然屹立在站台,仿佛在协助站务助理对列车目视的接送。 车站外围几乎找不到车站标志,这条站前街是否还有记忆,在等乘前茂源商行购过物,车站饭店吃过餐。由于铁路业务宿减,人员分流,工区大院大门紧锁,人走楼空,家属宿舍区荒废坍塌,杂草丛生荒草蔓延,危房区域现场也没有围档隔离,这些仅存的老房,可能是童年记忆的起点或是归乡的终点,勾起对往昔的怀念与眷恋。 #津浦铁路#火车站#滕州#南沙河镇#枣庄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8
00:00 / 04: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