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婴儿期(0 - 1.5 岁):信任 vs 不信任 核心是获得安全感。婴儿通过看护者的喂养、照料等回应,判断世界是否可靠。若得到稳定关怀,会形成 “信任” 品质;若长期被忽视,则易产生对他人和世界的不信任。 幼儿期(1.5 - 3 岁):自主 vs 羞愧与怀疑 核心是建立自主意识。儿童开始学习自主穿衣、吃饭、排便等技能,渴望独立行动。鼓励式养育能培养其 “自主” 品质;过度限制或苛责,会让孩子陷入羞愧与自我怀疑。 学前期(3 - 6 岁):主动 vs 内疚 核心是探索与承担。儿童喜欢通过游戏、想象主动探索世界,尝试发起活动。若得到肯定,会形成 “主动” 的品质;若其探索行为被频繁否定,易产生内疚感,抑制探索欲。 学龄期(6 - 12 岁):勤奋 vs 自卑 核心是建立能力感。此阶段儿童进入学校,核心任务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也会通过与同伴比较定义自己。学业或技能上的成就感能培养 “勤奋” 品质;持续的失败或负面评价,则易引发自卑感。 青春期(12 - 18 岁):自我同一性 vs 角色混乱 核心是明确 “我是谁”。青少年开始探索自我身份、价值观和未来方向,尝试融入社会。若能整合自我与社会的期待,会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性;若陷入迷茫,易出现角色混乱,对未来感到困惑。 成年早期(18 - 40 岁):亲密 vs 孤独 核心是建立深度亲密关系。个体渴望与他人(伴侣、挚友)形成真诚、稳定的联结。能主动敞开心扉、承担责任,可获得 “亲密感”;若害怕投入或回避关系,易陷入长期孤独。 成年中期(40 - 65 岁):繁殖 vs 停滞 核心是实现自我传承。这里的 “繁殖” 不仅指生育子女,还包括在工作中创造价值、培养晚辈、贡献社会等。若能在这些方面获得满足,会形成积极的发展状态;若缺乏目标、无所作为,则易陷入生活停滞,感到空虚。 成年晚期(65 岁以后):自我整合 vs 绝望 核心是接纳人生。个体回顾一生,若能坦然接纳过往的成功与遗憾,认可自己的人生价值,会获得 “自我整合” 的平静;若总纠结于未完成的事、过度悔恨,就容易陷入绝望,难以安享晚年。#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心理学 #心理学知识 #心理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6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