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海鲜池的供氧泵在空荡的店里独自作响。 看着账本上的红字,我又想起昨天死掉的那两斤虾。内人蹲在池边,看了我一眼,没说话。我知道他想说什么——把活鲜停了吧,改用冻品,至少不亏。 我望向窗外,利川的雨季还没停。女儿在梦里喊了一声爸爸。 我起身,把“今日鲜虾”的牌子,又挂了出去。 那位妹妹是立冬来的。 她扶着父亲坐下,老爷子头有点秃了,稀疏的白发梳的很整齐。她没看菜单,要了两碗白粥。 老人喝得很慢,手有些颤。她拿出自己的勺子,老人却轻轻推开,自己舀起一勺,送进了嘴里。 时隔一天,她又带着父亲来了 她声音比店里的粥还软: “老板,不瞒你说,爸爸生病了,刚动完手术,什么都吃不下,只有在你这儿,他愿意自己吃饭。” 她指着海鲜池:“他就爱看这些鱼虾游来游去,说……有活气。” 她走后,我在空荡荡的店里站了很久。 池子里的虾还在跳,像极了我小时候,爷爷扁担筐里那些蹦跳的河虾。 第二天,我联系了做水产的老杨: “那个海鲜池,我想再做大一点。” 他愣了一下:“现在生意不好做,别人都在砍成本,你还加投入?” 我没解释。 只是想起那位父亲自己拿起勺子的瞬间,和我女儿昨天说“爸爸的粥最好喝”时,是一样的神情。 有些路,走着走着就忘了为什么出发。 直到在别人的眼睛里,看见自己最初的影子。 #创业日记 #家的味道#利川美食 #坚持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1
00:00 / 00: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