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1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1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Ambrosius1周前
资治通鉴:你的价值决定了你在人群中的位置而非善良 三国故事里,孙权权衡联合刘备之事,削减周瑜兵力,周瑜起初未重视刘备,刘备处境艰难却默默接受安排,明白实力重要。这反映出人际关系是利益博弈,“过度善良”成“老好人”难获尊重回报。善良本身无错,但无实力支撑,善良易被忽视。我们要明白,命运与幸福需自己争取,在复杂世界中,善良可换短期好感,但唯有实力能让人站稳脚跟,赢得尊重,找准自身位置。 资治通鉴是历史智慧的宝库,有王朝兴衰,有人物沉浮;能观古人政治韬略,学为人处世之道,悟传统文化之美;虽时代变迁,其智慧永不褪色,可启迪思维,鉴古知今,让我们的人生走得更稳更远。学资治通鉴,明往昔兴衰之理;用历史经验,谋今朝兴替之方。大家好,欢迎收看上神语录,资治通鉴系列。 告别“过度善良”,以实力赢得尊重 三国时期,东吴巡逻官吏瞥见周瑜战船,急驰向刘备报信,刘备遂派人慰劳周瑜。周瑜以军事任务在身不便擅离为由,邀刘备前来。刘备乘小船赴约,询问抗曹兵力,周瑜自信称三万人足矣,刘备却嫌少,周瑜则笃定让其静候胜利。这一段历史小插曲,背后蕴含着诸多人生智慧,尤其是关于如何正确看待善良与实力,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现实世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人际交往和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许多人秉持着善良的品质,这本是难能可贵的。然而,“过度善良”却可能成为前行的阻碍。善良过了头,便会沦为“老好人”。这类人总是替他人扛起所有麻烦,一心解决问题,可到头来,往往一无所获。利益总是青睐那些精明的人,他们清楚自己的需求,懂得在适当的时候争取。“老好人”式的付出,在很多时候换不来应有的回报,因为利益不会平白无故地降临。 放弃“过度善良”,并非意味着抛弃良心。而是要明白,命运需自己掌控,幸福要自己争取。总是天真地以为对别人好就能收获回报,现实却会给出残酷的答案。只有当你能为别人带来价值时,才会真正被他人看见。善良不是无条件地付出,尤其是在自身毫无回报的情况下。一味地付出,不仅无法赢得尊重,还可能被视为软弱可欺。#优质短视频计划 #.资治通鉴 #原创视频 #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2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4
Ambrosius6天前
资治通鉴:职场中警惕特殊待遇陷阱于情义中实现目标 #资治通鉴 建兴六年街亭之战,马谡失利被斩,诸葛亮却挥泪祭奠、抚育遗孤。这背后是权力场中情与法的博弈:“杀”以立威,“哭”以收心,“抚孤”以留路。马谡之败源于误把领导偏爱当免死金牌,而诸葛亮通过自贬、善后等操作,将军法、人情、政治融合。此事件给现代人启示:要警惕“特殊待遇”陷阱,学会给失误定价,重视“后事安排”。权力场中,高明者总在“信”“疑”间留缓冲,于情义中实现目标。 资治通鉴是历史智慧的宝库,有王朝兴衰,有人物沉浮;能观古人政治韬略,学为人处世之道,悟传统文化之美;虽时代变迁,其智慧永不褪色,可启迪思维,鉴古知今,让我们的人生走得更稳更远。学资治通鉴,明往昔兴衰之理;用历史经验,谋今朝兴替之方。大家好,欢迎收看上神语录,资治通鉴系列。 情感是工具,规则是面具,唯有利益计算永恒不变 街亭之变:权力场中的情、法与谋 建兴六年(228 年),街亭之战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引人深思的“星子”。马谡违背诸葛亮调度,行事失当,被张郃大败,诸葛亮失去进攻据点,无奈迁移西县千余户百姓退回汉中。随后,马谡被下狱处斩,而诸葛亮亲自前往祭奠,流泪哀悼,还抚育其遗孤,待如亲生。这看似简单的“挥泪斩马谡”,实则暗藏权力场中“情与法”的终极博弈。 历史的“温柔一刀”:情、法、政的交融 街亭之败常被传颂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忠义故事,然而《资治通鉴》中“恩若平生”四字,却如一面镜子,照出人性最幽微的角落。诸葛亮杀马谡,是给天下看,彰显军法的威严;流泪祭奠,是给活人看,展现自己的情义;抚育遗孤,则是给未来看,稳固人心。这恰似现代企业中,高管被公开问责离职,上司在告别宴上含泪举杯。表面是无奈之举,实则暗藏三层深意:立威,让众人知晓规则不可违;收心,以情义笼络人心;留路,为未来合作埋下伏笔。诸葛亮在斩马谡后“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将军法、人情、政治巧妙融合,既维护了自身权威,又守护了声望。#对于职场规则与禁忌 #职场中的存在感
00:00 / 06: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Ambrosius1周前
资治通鉴:自己的利益要自己把握不要依靠他人 西晋益州,六郡流民在困境中,李流恐惧下欲投降,却未看清此举难保性命,本质是人性中逃避与侥幸的体现。而李雄和李离果断清醒,深知投降是死路,唯有反击才有生机,遂搅乱投降计划。这与《天道》里王庙村村民为自己利益负责的模式相呼应。现实中多数人如李流般在利益面前从众、等靠要,而应学李雄、李离,主动为自己利益负责,才能在人生中掌握主动。 资治通鉴是历史智慧的宝库,有王朝兴衰,有人物沉浮;能观古人政治韬略,学为人处世之道,悟传统文化之美;虽时代变迁,其智慧永不褪色,可启迪思维,鉴古知今,让我们的人生走得更稳更远。学资治通鉴,明往昔兴衰之理;用历史经验,谋今朝兴替之方。大家好,欢迎收看上神语录,资治通鉴系列。 从历史片段看人性与利益抉择 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事件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对人性与利益关系的认知。西晋晋惠帝太安二年,益州之地六郡流民与西晋官军的纷争,以及电视剧《天道》中王庙村的脱贫故事,便为我们提供了深刻洞察的窗口。 西晋时期,益州局势动荡,以李家兄弟为首的六郡流民与西晋官军激烈交锋。官军为求胜利,不择手段,先设计诱杀李庠,后又突袭击杀李特。权力随后传至李家老四李流手中,此时流民队伍遭遇大败,军心低落,而西晋朝廷又调荆州军入益州支援。面对如此困境,李流慌了神,在恐惧情绪的驱使下,他与亲家李含合谋投降,还派遣人质到益州刺史处表明投降之意,期望以此保命。 然而,冷静分析便会发现,李流的这一选择过于一厢情愿。此前,李家兄弟尚未谋反时,李庠便被设计诱杀,连累李家十几口人丧命。李特在世时,又多次忽悠益州刺史罗尚,双方血仇深厚。罗尚并非善类,若接收投降后反手杀害,并非不可能。而且,李家兄弟是六郡流民的核心,威望极高,朝廷为瓦解流民势力,必然会对他们痛下杀手。再者,流民此前在益州造孽不少,为安抚百姓,朝廷也需对他们有所处置。更关键的是,西晋朝廷此时已无力妥善安置投降的流民,等待他们的绝非好结果。可见,投降无法为李家乃至六郡流民换来活命的保证,与其缴械被坑杀,不如舍命一搏。#原创视频 #创意制作 #每天跟我涨知识 #资治通鉴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