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一气肇分,清浊判阴阳;中土立枢,升降化四象。 木火温升,金凉水敛藏;四季轮转,五行贯八方。」#弘扬中医文化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古人的智慧 #好书分享 #愿世间无灾无难无病苦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7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万物都有阴阳,人体也分阴阳,养生就要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 今天给大家分享藏在我们生活里的阴阳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左女右” 在中国,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共厕所,男左女右;戴婚戒,男左女右;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男左女右;中医诊脉,男取脉于左手,女取脉于右手…… “男左女右”的习俗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念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 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日神是伏羲,由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女娲,由盘古氏的右眼所化。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中“男左女右”习俗的由来。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许多事物都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北象征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坐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称“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除了南尊北卑之外,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 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座,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既然“男左女右”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是约定俗成的习俗,那么它就有存在的道理,我们要尊重它,不要轻易打破。 ◎万物都有阴阳,人体也分阴阳,养生就要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 #黄帝内经#国学文化智慧#每日分享 #关注我 #健康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