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3: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2
00:00 / 18: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5
00:00 / 5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08
2025.10.9 桃花源记之旅 为避开假日里汹涌的车流与人潮,我选择在常德小住四天。这座小城给了我莫大的惊喜,街道宽敞,行人寥寥,停车场免费停车免费供水,美中不足的是,让我们遇上了有史上气候变化的记录以来同期的最高气温,网友戏称为二次入伏,酷热难耐,让人哭笑不得[捂脸]。 今晨,怀揣着期盼已久的激动心情,我循着诗人陶渊明的足迹,踏入了向往已久的桃花源。一入其间,秀丽景致扑面而来,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处处散发着自然的诗意与静谧,令人沉醉不已。 说起《桃花源记》这篇千古佳作,它诞生于东晋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彼时,战乱频发,百姓深陷水火,政治环境更是压抑恐怖。陶渊明对这般黑暗现实失望透顶,毅然决然回归田园。深受道家思想熏陶的他,追慕阮籍等先贤的社会理想,于是将心中的憧憬与向往,化作笔下那片如梦似幻的桃花源,构建出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 故事从晋太元年间讲起。武陵的一位渔人,在溪边捕鱼时,偶然邂逅了一片桃花林。顺着桃林走到尽头,一座山赫然出现,山中有个狭窄的小口。渔人好奇穿过,眼前瞬间开阔明朗:平坦的土地,整齐的屋舍,肥沃的良田、清澈的池塘,还有茂密的桑竹点缀其间。人们往来耕种劳作,脸上洋溢着怡然自得的笑容。村民告诉渔人,他们的祖先为躲避秦朝的战乱,才来到这与世隔绝之地。渔人小住几日后踏上归途,还悄悄在沿途做下标记,回去后便告知太守。可当太守派人循迹寻找时,却迷失了方向。后来,南阳刘子骥听闻此事,满心向往,也计划前去探访,可惜还未成行便抱憾离世。从那以后,这片神秘的世外桃源便无人再寻得踪迹。 陶渊明用细腻笔触,将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图景娓娓道来,不仅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更暗含着对现实的深刻批判。文章巧妙融合儒道佛三家思想,呈现出独特的新自然观,彰显出超凡的精神境界。 从艺术角度看,《桃花源记》更是别具一格。叙事风格承袭汉代至魏晋时期志怪小说与游仙文学的奇幻韵味,语言简练质朴,散句、短句、省略句信手拈来,读来通俗易懂,却又余韵悠长。文章虚实相生,用真实的人物籍贯赋予故事真实感,又借模糊的地点与曲折情节,为桃花源蒙上神秘面纱,引得无数人为之神往。 此番桃花源之行,不仅饱览了如画美景,更像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漫步其中,仿佛能与陶渊明隔空对话,感受他笔下的理想世界,实在令人难忘。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8: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