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65
全网都在用的这张图,我来讲讲它的故事 大家好!最近我在网上冲浪时,总能看到一张熟悉的照片在环保圈里流传。作为照片里项目的“亲历者”,看到它这么火,心里真是既亲切又觉得有必要和大家聊聊它的来历。 这张照片,不是什么河南、江苏、浙江……等等地方的某环保公司的现场案例实拍图,而是山东临沂兰山区马厂湖镇一个大型肉鸡屠宰厂的污水处理项目现场。项目由山东济南的一家环保公司于2004年左右承建,而我很荣幸,是亲手将它调试成功的那个人。 照片拍摄的瞬间,是项目稳定运行后,公司老板来现场时,心情舒畅,用相机记录下的成果一幕。 聊聊照片背后的技术 这个项目的核心工艺是 “水解酸化 + SBR”,在当时(2004年左右)算是经典组合了。 水解酸化:好比给污水里的复杂有机物做“预处理”,把它们“切”成更小、更容易“消化”的单元。 SBR: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整个过程像在同一个池子里完成一场精密的交响乐,依次进行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处理效果非常出色。 而照片里最显眼的不锈钢设备,就是SBR工艺的“画龙点睛”之笔——滗水器。 它的任务是在沉淀完成后,平稳地排出池子上层清澈的上清液,同时绝不能打扰底部安静的污泥。这张照片里的滗水器比较特别,是一种浮筒式、不用电机驱动的型号。据我了解,除了济南这家合作公司,业内用这种类型的还真不多。它靠水力自平衡工作,少了电气故障的烦恼,运行起来既稳定又省心,算是我们当时项目里的一个特色小亮点。 一段温暖的尾声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这个项目的小故事,让这张照片更像是一段历史的缩影。 大家看到的这个屠宰厂,在照片拍摄的十余年之后,已经因为城市规划和发展需要,完成了它的使命,拆迁并异地重建了。 所以,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一个成功运行的环保项目,也定格了一段已经变迁的时光。那个曾经日夜运行的污水处理站,已经成为了记忆中的一部分。但看到这张照片能流传开来,说明它代表的技术和价值得到了认可,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也感谢每一个为环保付出努力的同仁。每一张现场照片背后,都凝结着具体团队的心血与汗水,知道它们的出处,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尊重。#污水处理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傲哥🐉6天前
这是一个“被遗弃”的小山村,坐落于一个斜坡上,这里的人们因为害怕地质灾害,乡亲们大部分时间都坐落于县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因为无法割舍对家乡的依恋,近几年又开始回去。以往每年夏季大家都只是回去采摘松茸等草药,不一样的是,他们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地方,以散居的形式,有的村落间隔着河水,有的村落间隔着湖泊,有的村落间隔着小山,直到9月份,近几年他们又回到这斜坡上的小山村,群居形式各自忙着修缮房屋、田间地头的那些事儿,类似于大家今天所看到的事儿,为了防止房屋坍塌,大家开始完善屋面,这里的人们称“屋面”为“序”,用“序”字无法完整发出全部的音,这个“序”对于房屋有防水、排水等作用,于是大家都开始忙着加固“序”的事情,这个工程看似简单,可是对于一个没有电,没有充足的水,所用的泥土也不是一般的泥土,这泥土所具有的特点是,用水混合加固后能起到更好的防水作用,当然也比一般的泥土要重很多,而这对于需要从离村较远的地方寻找并人工搬运过来,是非常艰难的,可庆幸的是大家愿意相互帮忙,一起把这个事情忙完,今天在视频上看到那是这个工程的最后一步,他们手握“党”身体往返倾斜,双手用力旋转“党”,盯着粗糙的屋面处敲打,唱着“啊啦”的画面着实让人意味深长,尤其对于处在现当代我们来说。这里称之为“党”的工具,没有找到合适的汉语称呼。“啊啦”应该是类似于打墙歌,这里的人们称之为“啊啦”,他们以“啊啦”缓解疲惫,发泄内心的苦恼。(最后感恩大家对此视频的关注,希望以上拙文能满足大家内心的疑惑与关心。)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
00:00 / 08: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47
赵女士1周前
11月8日,周六,晴。         来之前,我对它的印象是排名第一难懂的方言、是全国闻名的炒房团、是世界知名的大妈买金团、是神曲《江南皮革厂倒闭了》和喜欢用“瓯”字的独特商圈文化。         来之后,我对它的印象立体了,这是一座灵动的、丰富的、多彩的、有内涵的城市。有以雁荡山(三山五岳之一) 、楠溪江 、百丈漈、洞头与南麂岛(中国唯一国家级贝藻类海洋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自然风光:有以泰顺古村落 (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以卵石地铺、木雕艺术闻名)、楠溪江古村落群(传统建筑与水乡风情)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有以江心屿(中国四大名屿之一)、温州古城(明清街巷、古桥)、永嘉书院(南宋石刻佛像集中地)为代表的历史古迹 ;有以温州鼓词、瓯江渔火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夜晚,漫步老城区古旧小巷,体会繁华都市背后的僻静幽深,感受居民生活的宁静祥和,夜幕下灯火通明的菜市场,既售卖着各色食材,也承载着城市的生活节奏与文化气息。          丽水街的胡老师和朱老师说:我们带你们逛,不给你们介绍,你们不知道这些古村的历史,不知道总理的祖宅是哪座,这些书上看不到的。          南麂岛的饭店老板说,孩子们都出岛了,就我和你阿姨还在这里,我们出生在这里,几十年了,电费要收我们1.55元一度,你说贵不贵?         岛上的警察小哥哥说,这里离吃饭的地方很远,你们急不急,不急等一会儿,我们送你们去。         菜市场剥板栗的妹妹说,还是手工剥的最好,不能用机器,靠那些是不行的,只有自己才靠得住,你说是不是?          夜色下打扫街道的妹妹问:你在照什么?我说:你身后的老建筑。她说:那挺好的。         做游戏的孩子跑过人行道问:阿姨你照什么?我说:照这用老门板装点的新学校。          ……         所以,它是温州,是永嘉学派“义利并举”和耕读文化“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传承,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我的随拍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