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9
范三岁4天前
千年侯墓惊世现,西汉风华入梦来——海昏侯墓考古挖掘纪实 2011年,南昌墎墩山的一声举报,揭开了一座沉睡两千年的西汉王侯大墓的神秘面纱。当考古队的探铲刺入地下,一段被历史尘封的传奇,在现代科技与传统考古的交织中缓缓苏醒。这便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继马王堆、南越王墓后,中国考古史上又一震撼世界的重大发现。 发掘之初,4.6万平方米的梯形墓园、高达7米的覆斗形封土,以及规模宏大的甲字形墓穴,已然彰显墓主的尊贵等级。 最令人惊叹的,是墓中震撼古今的文物遗存。115公斤黄金创下汉墓之最,285枚金饼、17件大马蹄金、25件麟趾金整齐排布,金饼上“海昏侯臣贺”的墨书题记,印证着西汉酎金制度的森严 。近10吨五铢钱堆积如山,5辆高等级安车与20匹真马组成的车马坑,搭配3000余件错金银车马饰件,再现了王侯出行的仪仗威严。两架编钟、一架铁编磬(西汉首次发现)与琴瑟笙箫构成的完整乐器组合,让两千年前的礼乐之声仿佛穿越时空。 而真正改写历史认知的,是西藏椁出土的五六千枚竹简与80余版木牍。《论语》《易经》《礼记》等儒家经典重见天日,疑似全本《诗经》的简牍更是让“断更两千年的典籍得以更新”,最早的孔子像漆屏风,颠覆了世人对墓主刘贺“纨绔子弟”的固有印象 。内棺中“刘贺”玉印的出现,与金饼、木牍上的文字相互印证,确认了这位历经昌邑王、汉废帝、海昏侯三重身份的传奇人物的墓主身份。从镶玉漆面罩、包金丝缕琉璃席,到错金银铜器、玉具剑,再到虫草、五味子等草药与铜药杵臼,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墓主起伏跌宕的一生。 从泥土分离剂辅助下的金器提取,到实验室中简牍的精细释读,海昏侯墓的发掘全程充满科技与敬畏。如今,这座囊括多项国内外考古大奖的遗址,不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刘贺,更立体呈现了西汉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与文化盛景。当千年文物走出黄土,我们得以触摸西汉的温度,读懂一段被史书误读的传奇——这便是考古的意义,让沉默的历史,在每一次发掘中焕发新生。#历史 #古代文化 #古墓探险系#人物故事 #大汉文明看海昏 @海昏侯
00:00 / 08: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