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这是1965年9月21日阳高县城卫星航拍图,此时阳高县城城墙基本保存完整,只有西城门和瓮城在50年代被拆除。阳高县城墙始建于明阳和城,明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设阳和卫,并筑阳和卫城。宣德元年又迁入高山卫,两卫同驻一城,清雍正三年合并,改名阳高县。阳高城墙周长约九里一分,高三丈七尺,顶部宽三丈左右。有三座城门,西门“成武门”,东门“成安门”,南门“迎暄门”,门外皆筑有瓮城,其中南门瓮城外又建有南关城,为长方形,周长二里,高二丈。阳高城北原有城门,明宪宗时将北瓮城填实为土台,上建元帝宫,即阳和台,当地称北台。北台正北有北岳庙,亦建于土台之上。阳高城内明清衙门28座,大小寺庙道观100多座,牌坊40多座。较出名的寺庙有北台真武庙、十字街玉皇阁、敕建北寺广宁寺、龙王庙街龙王庙、大西街三官楼、北街三教寺、姑姑庵、药王庙、县衙东侧土地祠、东街城隍庙、太平庵、东门口文庙、东岳庙、三清观、大南街九天楼、灵官殿、马家园奶奶庙、辕门街大关帝庙、西南墙角西寺,南瓮城外火神庙,净土寺、千佛寺。目前仅西南城角西大寺,今称云林寺、清代阳高县衙保存下来,城墙也因城市扩展大部分被拆除。#历史古迹 #明朝历史 #历史影像 #阳高县 #大同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8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5: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94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梅岭捡秋:把山野秋光,装进行囊 “每周一山”的约定,这周赴梅岭的秋——不拾落叶,只把21公里的秋意,一帧帧收进眼里。 撞进乌井水库的晨雾,秋阳将树染成蜜糖色,风拂过,碎金在水面晃荡,连呼吸都裹着水汽清甜。 穿行四季花谷,夏花未谢,枫叶已披红披风,踩在落叶上,“咔嚓”脆响是秋天在打招呼。 沿公路局盘山道上行,凉意渐透;虹河谷溪水撞石,揉碎秋的色彩,指尖触碰是沁心的凉。 洗药湖静得像块蓝宝石,远山都轻放声响;天净湖的蓝更温柔,坐湖边歇脚,疲惫全被揉化。 登大壁山才懂“登高见秋”,树从绿到黄再到红,似上帝打翻调色盘,云从山尖滑过,伸手像能触到秋的衣角。 在云端索道中站看缆车划过彩谷,秋天慢得能看清每片叶飘落的轨迹。 雷公坛石阶藏岁月,秋草从石缝钻出发倔强的绿,风穿树林,像山野在讲古老故事。 老四坡的陡峭是考验,踩叶抓树往上爬,登山鞋沾泥也不在意——山顶风景,总要穿荆棘才见。 最后停在紫青山,红叶红得最热烈,像攒了整季阳光。忽然懂“捡秋”的意义:不收集落叶,是收集一路风、云、山、水,和全力以赴的满足。 从晨雾走到落日,21公里装满梅岭的秋。每周一山不为征服,只为遇见——遇见秋,也遇见更鲜活的自己。 #卫星地图 #大山深处的自然风景 #梅岭徒步轨迹 #神奇大自然 #探秘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