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1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7
00:00 / 06: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37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聂朋1周前
2025年11月1日正值周六,下午,虽然秋雨霏霏,却挡不住我们访史寻踪的热情,江西新余幸福淑院杨利秋院长亲自开车,带领我们开启品山鉴水的游学之旅,考察正在重建中的蒙山圣济寺。该寺是唐代蒙山道明禅师的道场,道明原名慧明,在禅宗五祖弘忍的十三位旁出法嗣中,排名第三。他在大庾岭经慧能接引开悟后,按照慧能“逢袁则止,遇蒙则居”的指示,走进袁州新喻县蒙山,开基立寺,创建蒙山道场,结缘传法,一时万听咸悦,禅筵大兴,使新余佛教文化臻于极盛!宋英宗为之赐额“圣济禅寺”,清嘉庆帝赐“唐朝佛国”之匾。圣济禅寺俗称大庙,重建中的天王殿和大雄宝殿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高规制的庑殿顶形式,其缘由可能是此处为明初建文帝的避难之地,故留有一副充满帝王格局的楹联,那就是:“佛自西域来,如大冶洪炉,是铁皆堪铸;僧往东蒙趋,似孤鸿野鹤,何天不可飞!”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基本建成。两殿仿唐之式,脊线虽然反弓起翘,却不失平直之锋,简洁厚重,正显“大道至简”之韵!殿之色为玄红两色,瓦为玄黑之色,象征苍天;墙为绛红之彩,象征大地。况且玄红两色是中华文明最崇尚的颜色,无论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还是战国之漆器,其典雅庄重和生命活力也是通过玄、红二色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看到大雄宝殿旁的大钟时,情不自禁地依次撞钟以为敬,钟声宏阔,震荡身心,通体有莫名之畅适之感!再看大殿之后的八角观音阁,框架已起,巍峨可仰。阁旁的弥陀石依然屹立,沧桑可鉴。寺后群山云蒸霞蔚,缠绵有情,一切尽在不可思议的缘起之中!#蒙山圣济寺#重建#道明禅师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4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00:00 / 06: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燕子3周前
#原创视频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一尊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摩崖石刻佛像。蒙山大佛为结跏趺式释迦牟尼坐像,通高约63米,其中佛座高4.5米,佛首高12米,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蒙山大佛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始凿于北齐天宝二年(公元551年),历经5位皇帝,25年凿成。隋朝时隋炀帝杨广曾修缮开化寺并改名为净明寺,其弟秦王杨俊为大佛建阁楼。唐高祖李渊称帝前曾来此瞻礼,称帝后恢复寺名为开化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夫妻巡幸晋阳时,为大佛制作豪华袈裟并举行赐披仪式。唐武宗灭佛时佛阁被损毁,晚唐和五代时期又多次重修。元末战火中,大佛头部脱落,身体被掩埋,直至1983年被重新发现,2008年头部复原工程完成并向公众开放。蒙山大佛为北齐佛教造像风格,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身形壮硕,衣纹洗练而流畅。佛像施禅定印,两手之下的双腿呈结跏趺坐式,整体气势非凡,雄健中透出儒雅之气。蒙山大佛是目前世界上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开凿最早的摩崖石刻佛像,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在佛教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由皇家修建,是北齐时期佛教盛行的产物,见证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发展和兴衰。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纸鸢🪁2月前
太原必游之地|蒙山大佛·瞩目北齐的佛光 漫步上山不累 小溪潺潺可带水枪可玩水 蒙山大佛,又称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蒙山中的巨型摩崖石刻佛像。它是中国重要的佛教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价值。 以下是关于蒙山大佛的一些关键信息: 1. 开凿年代: 开凿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由北齐文宣帝高洋下令建造。 * 其建造年代比著名的四川乐山大佛(唐代开元元年,713年)还要早162年。 2. 规模与特点: 世界第二大佛:蒙山大佛按史料记载,原高约“二百尺”(约合今63米,一说66米),是现代测量高度(38米)的佛身加上被掩埋的基座高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被认为是世界第一大佛(以开凿年代和原始高度论)。目前普遍认为它是世界上有确切纪年、开凿年代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早于巴米扬大佛和乐山大佛)。 3. 历史变迁 鼎盛时期(唐):唐代是蒙山大佛的鼎盛时期。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当时为后)都曾来此礼佛。武则天曾为大佛制作了巨大的袈裟。 湮没与损毁:元朝末年,大佛所在的寺院(开化寺)毁于战火。大佛的头部在此时或之后脱落,佛身逐渐被风化的碎石、泥土掩埋,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湮没了六百余年,不为世人所知。 蒙山大佛是一尊开凿于北齐时期(公元551年)、曾湮没数百年后于20世纪80年代重新发现、并在21世纪初得到修复的巨型石刻佛像。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比乐山大佛早162年)、巨大的原始规模和作为早期佛教艺术典范的地位,成为太原乃至山西的文化瑰宝,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蒙山大佛旅游攻略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