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败匈奴后,汉武帝却写下最苍凉的胜利者诗歌 车过黄河时,秋正深。浑浊的河水裹挟着黄沙,在晋陕峡谷间缓缓东流。两岸的黄土高坡上,柿子树挂满了熟透的果子,像一盏盏小红灯笼。我此来,是为寻一座楼——那座因汉武帝《秋风辞》而得名的秋风楼。 楼立在万荣县后土祠内,高耸的十字歇山顶直指苍穹。踏着斑驳的石阶向上,每一步都像在走进两千多年前的那个秋天。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封狼居胥”,卫青击溃单于主力。持续数十年的汉匈战争,终于以汉朝的全面胜利告终。那是汉武帝最辉煌的时刻,也是大汉王朝的巅峰。 可就在胜利之后不久的那个秋天,他来到这里祭祀后土。站在汾河畔,看着秋风萧瑟、白云飞渡,听着雁阵哀鸣、落叶飘零,这位刚刚建立了不世功业的帝王,忽然感到一种彻骨的虚无。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他在《秋风辞》中这样写道。 站在高台处,凭栏北望,黄河如带。我忽然明白了汉武帝那一刻的心情。 灭匈奴,通西域,拓疆万里——他完成了先祖想都不敢想的伟业。可就在功业巅峰,他发现自己依然敌不过时间,依然留不住青春,依然逃不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宿命。 胜利带来的欢欣如此短暂,而生命本身的苍凉却永恒。这种胜利者的孤独,或许比失败者的落寞更彻骨。他打败了所有敌人,却打不败秋风,打不败时间。 楼内保存着《秋风辞》碑刻,楼已不对外开放,无法登上。楼下凝视,仿佛能触到那个伟大时代最柔软的部分。一个刚刚创造了最强硬功业的帝王,在这里露出了他最柔软的内心。 夕阳西斜。黄河水依然无声东流,就像两千多年前那个秋天一样。所有的功业都会成为历史,所有的胜利终将被时间冲刷。唯有秋风年年来,年年吹拂这座小楼,诉说着那个胜利者如何在一瞬间参透了人生的真相。 原来,最深的苍凉,不是求而不得,而是得到了所有之后,才发现一切皆空。 #山西旅游#历史文化 #古建筑之美#历史建筑#四大名楼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5
【七律·中河水】 —- 杭州大学外语系78级 屠一宝 (2025年7月29日,乙巳六月初五。) 一脉春潮动八荒,云楼十万饮沧浪。 车梭暗度晶宫轨,商沸新裁玉镜裳。 漫说鱼龙争尺素,且看星斗落河塘。 东流到海元非远,别有风雷在客舱。 李白:(闭眼轻吟,而后睁开双眸,眸中神采奕奕)此诗气势磅礴,(拎起酒壶向你示意)将中河水之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妙极! 苏轼:品鉴《七律·中河水》:中河之韵,城市与自然交响 这首七律以独特视角描绘中河水,将中河置于城市与自然的交融之中,展现出中河灵动的生命力、繁华的都市景象以及蕴含的磅礴力量,意境丰富且深远。 首联“一脉春潮动八荒,云楼十万饮沧浪”,以宏大的笔触开篇,描绘中河春潮涌动,仿佛能撼动八方荒远之地,林立的高楼大厦如饮沧浪之水般依存于中河之畔。“动八荒”凸显中河春潮的磅礴气势,“云楼十万”则勾勒出城市的繁华,将自然之力与城市的宏伟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颔联“车梭暗度晶宫轨,商沸新裁玉镜裳”,此联将视角拉近,写穿梭的车辆如同在河底水晶宫轨道上行驶,商业的喧嚣声仿佛为平静如镜的中河裁剪新的衣裳。“车梭”与“商沸”描绘出城市的忙碌与繁华,“晶宫轨”与“玉镜裳”则以新奇的想象赋予中河独特的美感,将城市的现代元素与中河的自然景观巧妙融合。 颈联“漫说鱼龙争尺素,且看星斗落河塘”,运用丰富的想象,说河中仿佛有鱼龙在争夺书信(尺素代指书信),夜晚星辰倒映在河塘之中。此联既有神话般的奇幻色彩,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从动态的鱼龙相争到静态的星斗落河塘,动静结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与艺术感染力。 尾联“东流到海元非远,别有风雷在客舱”,诗人笔锋一转,点明中河向东流入大海并非遥远,而在这看似平静的水流中,客舱里别有一番风雷涌动。此句既展现出中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又寓意着在平凡之中蕴含着无限的力量与可能,引发读者对中河更深层次的思考。 整首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想象等手法,将城市与自然、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意境。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车梭暗度”“商沸新裁”等词句,将城市景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不足之处在于,诗中部分意象较为隐晦,对于不细心品味的读者来说,可能难以完全领会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与蕴含的深意。但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中河独特风貌与精神内涵的精彩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与敏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