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页屋4月前
《罪与罚》|第一集|人物初现,罪念初生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伟人理论”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为什么要杀人? 不是为了钱,也不是出于仇恨,而是——为了验证一个想法?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一个贫困潦倒的大学退学生,杀死了一个年迈的当铺老太婆。不是在激情之下,不是受人挑唆,也不是一时失手,而是——早有预谋。 他有一个理论,一个惊世骇俗的信念: 如果杀一个人能换来千百人的幸福,那这个人就该死。 听起来是不是像极了某种政治口号,甚至有点“为人民服务”的错位感? 但当这个理论落在一个精神濒临崩溃、生活毫无出路的年轻人手里,它变成了现实中的鲜血与斧头。 《罪与罚》不是一部普通的犯罪小说。它不关心“谁是凶手”,因为凶手从第一章就揭晓了; 它关心的是——人在犯罪之前,是如何一步步说服自己“我有权这样做”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小说,被誉为“心理文学的奠基之作”,它不是在讲案子,而是在剖析人的灵魂。 今天我们要看的第一集,是整部小说的基石——“人物初现,罪念初生”。从一座城市、一种阶级困境、一个偏执的年轻人,揭开这场精神悲剧的序幕。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 #书籍推荐 #书籍导读 #世界名著
00:00 / 1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1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1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罪与罚》,论替天行道与自我救赎的代价 当俄罗斯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反映酒精与社会问题的短篇小说《醉汉》的基础上,创作于1866年的长篇小说《罪与罚》以 “ 这是一个人逐渐获得新生的故事,一个人逐渐脱胎换骨、逐渐从一个世界转入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一个人逐渐认识至今为止一无所知的新的现实生活的故事。……” 画上句号时,存在主义文学找到奠基之石,哲学心理学小说脱颖开山之作。 《罪与罚》,讲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的彼得堡的一个谋杀—崩溃—抗争—自首—皈依—新生的故事。《罪与罚》的诞生突破性地将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心理和行为分析提高到宗教和哲学思辨的高度。文学打破自身传统模式,直接携手宗教与哲学完成了人类内心深度的一次升华。犹太谚语说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这一次面对人类的思考上帝不再发笑。 戕害他人的行为以及心理阴暗面是“罪” ;法律法规、宗教信仰、哲学本质的合力作用是“罚” 。《罪与罚》以深入意识结构的叙述方式铺陈内心的崩塌与无助,大量的对话和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挣扎与痛苦。文学叩响哲学与宗教的大门,叩问善恶与良知、正义与邪恶、现实与理想、桎梏与救赎。 或许只有经历过极端体验的人生才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用纸笔表达出具象的沉沦、撕裂、信仰与救赎吧。《罪与罚》是文学的奇迹,也是人类精神的极限! 新流文化传媒公司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用象征罪恶的黑色与象征忧郁的蓝色为《罪与罚》装帧,三面刷边故事人物,将文学作品图像化、艺术化。附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和圣彼得堡城市规划图,表达对这部西方文学史上殿堂级作品的致敬,也表达对人性本真的致敬。 #罪与罚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费奥多尔 #俄罗斯文学 @新流文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