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朵妈3天前
#育儿经验分享 五不惯: 一、不惯孩子任性妄为 3岁后, 孩子善于通过哭闹的方式採父母的底线“要挟”父母。 父母总是对孩子妥协,会让孩子错误的认为: 只要哭闹下去,总能得到我想要的原则和底线问题,不由着孩子性子来,父母坚定的态度是关键。 二、不惯孩子没规矩孩子六岁前,没有立好规矩,再好的教育都是无用的,立规矩就是有原则,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不要以孩子年龄小为由,包庇纵容,睁只眼闭一只眼, 否则等孩子长大,你再也管不了孩子,别人更不会像你一样,对熊孩子那么客气。 三、不惯孩子不做家务 蒙台梭利认为: 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孩子在精神、 物质上都不必依赖父母,对自己负责。 现在社会上的“巨婴”越来越多,就是过度包办的“恶果”,孩子三岁后, 就要让他自己学会穿衣服、穿鞋、吃饭、参与简单的家务活动,这是孩子成沩精英的第一步 四、不惯孩子没有教养有的孩子从小就被惯坏了,对着长辈呼来喝去,没有丝毫敬意。 能力,决定了孩子飞得高不高。 教养,决定了孩子飞得远不远。 有教养的孩子, 未来才有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五、不惯孩子习惯不好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小时候会多少知识、了解多少技能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一个终身陪伴的好习惯,哪有什么天生学霸, 不过是好习惯的厚积薄发,在游戏中为孩子制定规则,更容易养成习惯。 三不管: 1. 不管能力所及之事 教育本质是逐步放手的过程。代劳孩子力所能及之事,实则是剥夺其成长机会。 2. 不管自主选择之权 孩子的选择恐惧症,往往源于家长的过度包办。在安全范围内,请把选择权还给孩子,同时教会他们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3. 不管必经之挫折 从未经历风雨的心灵,终难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父母最该给予的,是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而非永远的保护伞。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