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16: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2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20
00:00 / 08: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国际局势阴晴难确 2025 年的国际舞台正处于新旧秩序交替的关键节点,不确定性成为贯穿全局的核心特征。从大国博弈的阶段性调整到全球经济的韧性与隐忧,从区域冲突的持续发酵到多边体系的重构进程,多重力量交织碰撞,塑造出一幅复杂而动态的国际图景。深入剖析当前局势的核心脉络,对于理解世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关系的演变始终是影响国际格局的关键变量。2025 年 10 月韩国釜山中美峰会达成的阶段性经贸共识,标志着两国从激烈博弈向务实合作的阶段性回归。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 10%“芬太尼关税”,延长 24% 对等关税暂停期并暂停相关 301 调查,中方则在稀土供应领域实施差异化策略,这种 “双向让利” 背后是对中美经济深度互补性的清醒认知 ——2024 年中美贸易总额仍达 6883.2 亿美元,美国 12.8% 的进口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对美农产品、能源进口也支撑着美国中西部经济发展。 这场共识引发的全球 “势力洗牌”,暴露了大国博弈中投机者的战略困境。印度此前试图通过配合美方切断中巴经济走廊、减少俄罗斯石油采购等政治站队换取发展机遇,却陷入 “两头空” 的尴尬:2024 年对中贸易逆差高达 987.2 亿美元,电子元件等关键产业三分之二供应链依赖中国,美国企业迁印工厂实为 “中国零部件转手加工”,而放弃低价俄油导致 2025 年上半年能源进口成本上涨 18.3%。欧盟的 “左右渔利” 策略同样受挫,波兰中断中欧班列、荷兰限制光刻机出口等举动,既导致其对华贸易逆差扩大至 420.3 亿欧元,又未能获得美国关税减免,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则因中美和解受到挤压。美国在达成对华共识后,转而对俄采取强硬姿态,重启核试验计划并将对乌军援提升至每年 600 亿美元,叠加俄乌冲突的持续消耗,2025 年俄罗斯 GDP 增速降至 1.2%,能源出口份额被美国页岩油抢占 5.1 个百分点。这种格局变化印证了一个核心逻辑: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博弈已非零和游戏,产业链的共生属性让纯粹的对抗与投机难以为继。
00:00 / 06: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