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本器造于元代青花工艺之巅,此罐造形圆润丰美,青花细致亮丽,色调浓淡,层次丰富,器身缠枝牡丹纹,端雅相映,铭记元瓷工艺之最,隽永悠长。本品造于十四世纪景德镇,可谓中国出产的首批青花瓷。此件罐直口,丰肩,鼓腹渐收,接胎痕迹较为明显,圈足砂底粘有釉斑。通体内外施挂白釉,青花发色深沉。颈上绘缠枝栀子花,腹部主题纹样为缠枝牡丹。近足部绘以一圈莲瓣纹。其中,腹部所绘缠枝牡丹纹饰 ;牡丹花形有四种,花瓣盛开,初开之分开多瓣者,团状的初开,和花背者。纹饰中花瓣皆采取阴刻勾勒成形、青花涂绘之工序,即是绘画牡丹之前先以针状工具先阴刻出花叶轮廓,突出叶脉,然后涂绘晕染而成,青料聚积于勾线之内浓重深沉,因此,烧成之后取得强烈的立体效果,姿态各异,仰覆相映,饱满艳丽,属于元代典型纹饰。 此罐时代工艺特征鲜明,腹部内外所见接胎痕明显,内腹壁可见一道道慢轮修坯痕,此为元青花独特的成型工艺所致,并且有部分釉浆罩挂于胎上,流淌自然。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镇瓷器釉色。底部涩胎,部分泛瓦红色,留有明显的垫烧粘结高岭尾砂的痕迹,为元青花装烧工艺的重要特征。#上海仲轩2025秋季拍卖会 #艺术品 #投资 #收藏#拍卖#官窑#瓷器#理财#展览#古董#仲轩上海秋季艺术周 #上海仲轩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原创视频 至正型元青花人物纹大盘 元青花缠枝莲人物纹菱花口大盘赏析 元青花缠枝莲人物纹菱花口大盘,口径446毫米,底径268毫米,高68毫米,是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瓷器。 造型与工艺细节 此盘手工拉坯成型,菱花口设计精巧,边缘线条流畅自然,彰显工匠高超塑形技艺。盘体以麻仓土为胎,手感敦厚沉重。底部修足工整,无沾釉,与梅瓶、大罐等粘釉掩盖瑕疵不同,作为生活用器,其品质要求严苛。胎体露胎处自然呈现火石红,为麻仓土烧制的独特印记。釉面莹润似丝绢,触感丝滑如婴儿肌肤;底部手感爽滑,看似粗粝实则细腻,尽显元代制瓷工艺之精妙。 纹饰层次与艺术特色 纹饰由外至内分三层: 1. 外层海水纹:菱花口内侧饰海水纹,线条灵动勾勒浪涛起伏,层间以弦纹分隔,增强画面层次感。工匠以勾勒与渲染结合,先以粗线绘出浪廓,再用深浅不一的钴料晕染出波涛的明暗变化,展现海水的动态质感。 2. 中层缠枝莲纹:采用经典“S形”构图,藤蔓蜿蜒,莲花与叶片呈独特石榴形态。绘制时运用点染技法,以深色钴料点出叶片脉络与花瓣转折处,再以淡色晕染过渡,使阴阳面过渡自然,兼具规律性与灵动感,展现元代工匠创新巧思。 3. 内层人物纹:盘心绘人物故事场景,衬以柳树、礁石、芭蕉、灵芝等元素。柳树用笔精妙,柳枝以纤细线条勾勒轮廓,柳叶采用点画技法,疏密有致地点缀于枝条两侧,生动表现出随风摇曳之态;礁石以勾勒填色为主,先用流畅的曲线勾勒轮廓,再以深浅不同的钴料平涂渲染,凸显其嶙峋质感;介字形芭蕉以细笔双线勾描叶脉,层次分明;人物刻画入微,服饰褶皱、发饰纹理以细笔勾勒,结合大面积晕染技法,通过深浅钴料的渐变表现出立体感。虽典故难考,但整体画工布局严谨、技法精湛,写实功力尽显。盘外壁缠枝莲纹与内壁呼应,布局和谐统一,兼具装饰性与艺术性。 钴料与烧制特征 大盘采用进口苏麻尼青钴料,经1300-1320℃高温烧制,发色纯正蓝艳。钴料聚集处闪锡光结晶斑,深入胎骨形成“根性钻胎特征”。枝叶、人物轮廓边缘可见“串珠结构”与“滴状边缘”,此为高温下钴料与胎釉自然交融形成的微观纹理,是现代仿品难以复刻的鉴定关键。 此大盘20年前已通过高科技检测,为100%过机开门真品,专家打分可达90分以上。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7
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