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霜雪误梅期 沈清辞第一次遇见苏晚,是在江南落雪的冬夜。 他是游学归来的画师,三十七岁,指尖总沾着松烟墨的清冽;她是守着一间老书铺的绣娘,三十五岁,袖口常缠着陆离的丝线。那晚雪下得急,他避雪闯进书铺,她正就着暖灯绣一枝寒梅,银针起落间,梅瓣上的雪粒仿佛要从绢帛上滚落。 “先生可要热茶?”她抬头时,鬓边碎发沾着雪星,笑起来眼角有浅浅的纹,却亮得像檐角未融的冰棱。 他点头,目光落在她绣绷上——梅枝旁绣了半阙词,“相见时难别亦难”,笔迹清隽。“姑娘也爱李商隐?” 她指尖一顿,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漾开笑意:“不过闲来涂鸦,倒被先生见笑了。” 那夜他们聊到雪停,从诗词聊到书画,从塞北的风聊到江南的雨。他说她绣的梅有风骨,像她藏在温婉里的倔强;她说他画的山有灵气,如他藏在沉静下的细腻。临走时,他在宣纸上画了一枝雪梅,题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她赠他一方绣帕,帕角绣着小小的“晚”字,针脚里裹着暖意。 往后的日子,他常来书铺。她绣活时,他便在一旁作画,偶尔递上一杯温茶,或是提醒她“线太紧了,梅枝该柔些”;他画累了,她便念诗给他听,或是嗔怪他“墨太浓了,雪色该淡些”。他们从不用多说,他刚停笔,她便递上干净的绒布;她刚蹙眉,他便懂她是被针扎了手。 苏晚的书铺后园种着一株老梅,开春时繁花满枝。他说要为她画一幅《满园春雪梅》,她笑着应允,说要绣一幅《清川映墨山》回赠。他们约定,等梅花开得最盛时,就一起去游西湖,看苏堤春晓,听柳浪闻莺。 可梅枝刚缀满花苞,沈清辞接到了家书——北方老父病重,催他即刻返乡。 他连夜赶去书铺,她正坐在灯下,为他缝补磨破的袖口。“要走?”她声音很轻,指尖却微微发颤,倔强地不肯抬头。 “最多三月,我一定回来。”他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针脚刺进了他的掌心,却不觉得疼,“等我,回来一起看梅。” 她终究没抬头,只是将缝好的衣衫递给他,还有那方未绣完的《清川映墨山》,“路上小心,我等你。” 他走后,苏晚日日照料那株老梅,日日绣着那幅未竟的绣品。可三月期满,他没来;梅花开尽,他仍没来。她性子倔,不肯信流言,只守着书铺,守着那句承诺,绣品上的山川越来越清晰,却总在落款处留白。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3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